中国固有道德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时代意义

2025-06-27
人间最根本的社会角色有六种,即六位,包括夫、妇、父、子、君(上级)、臣(下级);不同的社会角色如何“正其位”,正确行使社会职责呢?这就要求履行相应的六职,即夫之率人、妇之从人、父之教人、子之受人、君之使人、臣之事人;履行六种社会职责需要什么样的内在德行、道德规范呢?这就是六德,即夫之智、妇之信、父之圣、子之仁、君之义、臣之忠——中华道德体系由此形成!

中国执政者有以身作则教化人民的责任(《国风·齐风·南山》)

2025-06-22
在中国文化中,执政者不仅有治理国家的责任,还有以身作则教化人民的责任,所谓“为之君,为之师”。齐襄公身为一国之君,本应如南山一样威严高大,德位相配,垂范天下,然而他却与胞妹秽乱宫闱,纵欲无度。齐国之大,不见君主,只见雄狐,所以大夫挂冠而去。众叛亲离之下,齐襄公后来被杀,也是势所必然。

“人文化成”是中国大一统国家的重要特色(《逸周书·职方》)

2025-06-21
政治共同体都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着军事、经济、政令等方面的统一,可以总称为政治上的统一。但中国的大一统与此不同,除了政治上的统一,还包括社会教化上的一体化,即在地方各自的语言习俗、宗教信仰之上,还有统一的人文教化。周公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制礼作乐,以礼乐教化统一了当时的天下,打下了西周政教统一的基石。进而言之,“人文化成”是中国大一统国家的重要特色。

国无法治,政令不行者国危(《国风·齐风·东方未明》)

2025-06-20
表面看来,《东方未明》的叙事既风趣又幽默。因为掌管报时的挈壶氏报错了时间,导致官员手忙脚乱起床,上下衣裳都颠倒了。实际却反映出齐国法治不彰,连对于军事十分重要的官员都不能履行职责,政令不行——这样的国家是危险的,古今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