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治国理政经验是中华治道的基石(《逸周书·周书序》)

2025-10-21
一个民族若丢失了核心元典,很容易陷入自我认知的迷障,遮蔽自身文明的深层逻辑。倘若我们也如某些西化学人那般,将中国文化简单判定为“传统落后”,试图通过“史学化”将其封存于故纸堆中,必将酿成文化传承的悲剧——自《隋书·经籍志》以后,直到今天仍有人主张应继续将《逸周书》列入史部,而非回归经学,这是怎样的错误啊!

一个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朋友圈”(《小雅·鹿鸣之什·伐木》)

2025-11-25
一个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朋友圈”。所以先贤重视交友以及朋友间互相砥砺共进。东汉徐干曾引用本诗说明,小人只看重用明镜察看自己的面貌,而君子崇尚至高的道理。但至理若没有贤明的朋友就不能得到,因此君子必先寻求贤友,与其真诚切磋劝勉,共同提升人生境界。

警惕学术思想“引狼入室”(《小雅·鹿鸣之什·常棣》)

2025-11-23
可惜周襄王没有富辰那样的大局意识。引狄人入周,结果自取其辱,不得不出奔郑国——一个大国,军事上、思想上单纯依赖别人是极其危险的。在西方学术思想殖民依旧严重的今天,我们切不可不加辨别地引入西方学术思想,引狼入室!

为政须坚持先内后外的重要原则《小雅·鹿鸣之什·皇皇者华》)

2025-11-21
《诗经》者,诗之经也,圣贤为阐明垂范万世的文明大法,因诗(风谣)以寓教。所以《诗经》的编辑十分严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的人生观念和政治观念一以贯之,强调先近后远,先内后外。这直接反映在《诗经》的篇次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