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事文而和,外事武而义(《逸周书·武纪》)
2025-09-04奖励厚待贤能之士要慎始慎终(《国风·秦风·权舆》)
2025-09-14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是国家强大之本。如果国家不能一以贯之的重视贤能,或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上推崇贤能,现实中却不能奖励厚待为百姓作出巨大贡献的人,这些都是背公营私的自毁长城之举。
《渭阳》是后世送别诗之祖(《国风·秦风·渭阳》)
2025-09-10《秦风》尚武,诗中常有车马邻邻之声。而此篇《渭阳》,却是这金戈铁马中的一缕悠悠别情,在《秦风》中格外显眼。当初康公送别重耳时,重耳要面对晋国的动乱,晋怀公(晋惠公之子)的阻拦,回国登位之途不会一帆风顺。康公送舅时内心不无忧虑,待他即位秦君后作《渭阳》一诗,再度回首往事,其内心不止是别情悠悠,更有对秦晋修好的愿望。本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以至于“渭阳”成为送别的象征。《渭阳》一诗也被清代学者方玉润称为“后世送别之祖”。
维护统一和平的战争方能取得百姓的拥护(《国风·秦风·无衣》)
2025-09-10建中立极,政治重心的稳定是社会秩序的基础。西周时期天下文武之事皆一统于周天子,社会整体上处于统一和平的盛世。孔子总结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失序。诸侯互相攻伐,百姓流离失所,所以诗人借周天子兴师,百姓同仇敌忾,反讽秦康公(公元前620-公元前609年在位)穷兵黩武,与百姓离心离德。这告诉我们:维护统一和平的战争方能取得百姓的真心拥护——古今中西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