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不變服的相關事項(《喪服》之十一)

發布時間: 2025-09-11

經文:

大功布衰裳,牡麻绖,無受者:

子、女子子之長殤、中殤。

《傳》曰:何以大功也?未成人也。何以無受也?喪成人者,其文縟。喪未成人者,其文不縟。故殤之绖不樛垂,蓋未成人也。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不滿八歲以下皆為無服之殤。無服之殤以日易月。以日易月之殤,殤而無服。   故子生三月,則父名之,死則哭之;未名則不哭也。

語譯:

大功的喪服,用熟麻布製作衣裳,用牡麻做首绖和腰绖,自始至終只用一種喪服,不換輕喪之服。服大功九月之喪的情況有:

為男子、女子中的長殤和中殤者。

傳文說:子女夭亡者,為什麼要為之服大功之喪?這是因為他們尚未成年就死亡了。為什麼服喪期間不再換輕喪之服?因為為成年人服喪,其禮數繁縟。為未成年人服喪,其禮數不能繁縟。所以,為夭亡者服的腰绖,可用散帶的方式,不必纏結后下垂,因為死者尚未成年。年齡在十九歲至十六歲之間死亡的,稱為長殤;十五歲至十二歲之間死亡的,稱為中殤;十一歲至八歲之間死亡的,稱為下殤;不滿八歲即死亡的,都稱為無服之殤。無服之殤用日數代替死者年齡的月數。用日數代替月數的殤喪,僅僅哀泣而已,不服喪服。所以子女生下三個月后,父親為之取名,死亡則哀哭之;如果尚未取名,則不必哀哭。


經文:

叔父之長殤、中殤,姑、姊妹之長殤、中殤,昆弟之長殤、中殤,夫之昆弟之子、女子子之長殤、中殤,適孫之長殤、中殤,大夫之庶子為適昆弟之長殤、中殤。公為適子之長殤、中殤。大夫為適子之長殤、中殤。其長殤,皆九月,纓绖;其中殤,七月,不纓绖。

語譯:

叔父的長殤、中殤,姑姑、姐妹的長殤、中殤,兄弟的長殤、中殤,丈夫的兄弟之子、女兒的長殤、中殤,嫡孫的長殤、中殤,大夫的庶子為嫡兄弟的長殤、中殤,諸侯為嫡長子的長殤、中殤,大夫為嫡長子的長殤、中殤。以上的長殤,服喪的時間都是九個月,首绖上有一條繩,下垂以為纓帶;中殤的服喪的時間為七個月,首绖上沒有纓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