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9-11
經文:
喪服,斬衰裳,苴绖、杖、絞帶,冠繩纓菅屨者:
《傳》曰:斬者何?不緝也。苴绖者,麻之有蕡者也。苴绖大搹,左本在下,去五分一以為帶。齊衰之绖,斬衰之帶也,去五分一以為帶。大功之绖,齊衰之帶也,去五分一以為帶。小功之绖,大功之帶也,去五分一以為帶。緦麻之绖,小功之帶也,去五分一以為帶。苴杖,竹也。削杖,桐也。杖各齊其心,皆下本。杖者何?爵也。無爵而杖者何?擔主也。非主而杖者何?輔病也。童子何以不杖?不能病也。婦人何以不杖?亦不能病也。絞帶者,繩帶也。冠繩纓,條屬,右縫;冠六升,外畢;鍛而勿灰。衰三升。菅屨者,菅菲也,外納。居倚廬,寢苫枕塊,哭晝夜無時。歠粥,朝一溢米,夕一溢米。寢不脫绖帶。既虞,翦屏柱楣,寢有席,食蔬食,水飲,朝一哭、夕一哭而已。既練,舍外寢,始食菜果,飯素食,哭無時。
語譯:
喪服最重的是斬衰裳,配以用麻做的首绖和腰绖、粗糙的喪杖和用粗麻糾合成的絞帶,喪冠用麻繩做纓帶,鞋是用菅草織成的。
傳文說:斬是什麼意思呢?斬就是讓衣服邊側的斷口露著,不去縫齊它,表示內心悲痛,無心修飾邊幅。所謂苴绖,苴是指大麻能結子的那一種。首绖的粗細約當於一握,麻的根端在左耳上,繞過額、頸,麻的末端壓在根上,將首绖的粗細減去五分之一,就是斬衰的腰绖。齊衰之服的首绖,粗細與斬衰腰绖的一樣,再減去五分之一,就是齊衰的腰绖。大功喪服又次一等,首绖與齊衰之服的腰绖一樣粗細,再減去五分之一,則是大功的腰绖。小功衰服又次一等,首绖的粗細,等於大功腰绖,再減去五分之一,才是小功腰绖的長度。緦麻是五種喪服中最輕的一種,其首绖的粗細與小功的腰绖相等,減去五分之一,則是緦麻的腰绖。苴杖,是用竹子做的。削杖,是用桐木做的。杖是扶病用的,杖的高度都要與心臟的位置相平,而讓竹或桐木的根朝下。杖是什麼呢?就是爵,有爵者才有杖。為什麼有人沒有爵位卻有杖呢?那是因為他是以嫡子的身份擔任喪主。有人不是喪主,但也有杖,又是為什麼呢?那是為了扶持他因悲痛而致病的身體。少年男子為什麼不用杖呢?那是他不會因悲哀而致病。未成年的女子為什麼不用杖呢?那是因為她們與死者關係較疏遠,也不會因悲哀而致病。所謂絞帶,是用麻搓成繩後,再絞合而成的帶子。喪冠用一條繩屈而繞之,再打結,多餘的部分下垂為纓帶,繩綴連在冠上,縫在右側。冠布的密度是六升(每升八十縷),冠前後多餘部分向外縫納,冠布搗捶時不加石灰。衰的密度是二百四十縷。所謂菅屨,是用菅草做的喪鞋,鞋兩頭多餘的部分向外縫納。孝子居喪期間住在倚廬中,睡在草薦上,頭枕土塊,哭泣唯哀痛所至,不規定在晝夜的某一時間。最初只能喝粥,早晨煮一把米,傍晚煮一把米。睡眠時不能脫去首绖和腰绖。虞祭之後,可以將倚廬上的草苫略事修剪,原置於地上的楣兩端也可用柱子頂起來,並可以睡在席上,吃粗疏的食物、飲水,哭泣早晚各一次就可以了。舉行過練祭之後,就可以睡到倚廬外面的室中,可以開始食用蔬菜和水果,吃飯和素食,哭泣沒有規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