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翟玉忠 楊惠芬 發布時間: 2025-08-20
經義:
據《史記·秦本紀》,西周時期周王朝與西戎的戰事多年不休。西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幽王自殺。之後周平王繼位,遷都洛邑。秦襄公護送平王東遷。為酬謝護駕之功,平王正式策封襄公為諸侯,並許以“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的承諾。當時岐豐之地仍被戎狄控制,秦需以武力奪取。
襄公“伐戎而至岐”,如古今所有真正的戰士一樣,戎馬一生的襄公最後死於征伐途中。其子文公繼續對西戎征戰,耗時十六年,控制了關中,為周王朝的穩定統一作出了巨大貢獻。《小戎》即為讚美襄公而作。
《毛詩序》:“《小戎》,美襄公也。備其兵甲以討西戎,西戎方強而征伐不休,國人則矜其車甲,婦人能閔其君子焉。”襄公積極備戰,用以征討西戎。當時西戎正逐漸走向強盛,而襄公持續討伐不止,國民應苦於征戰之勞,婦女們應多有怨氣。但襄公能取悅民心,使國民忘卻軍旅之苦,反而誇耀戰車兵甲的精良;婦女們沒有怨恨之情,還能體恤她們的丈夫。這都是因為襄公治理有方,國人各得其所。《毛詩注疏》:“作《小戎》詩者,美襄公也。襄公能備具其兵甲,以征討西方之戎。於是之時,西戎方漸強盛,而襄公征伐不休,國人應苦其勞,婦人應多怨曠。襄公能說(說,通悅,高興——筆者注)以使之,國人忘其軍旅之苦,則矜誇其車甲之盛,婦人無怨曠之志,則能閔念其君子,皆襄公使之得所。”
首章云:“小戎俴收,五楘梁辀。遊環脅驅,陰靷鋈續。文茵暢轂,駕我騏馵。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這是國民在誇耀戰車精良,說襄公將士們的輕便兵車,車廂雖淺卻堅固,五處束紮皮帶的車轅牢固好看。控制外側驂馬的韁繩配有遊環,防止驂馬外逸。從車衡到車軫,在服馬外側裝有脅驅,防止驂馬內侵。車軾前的皮帶上鑲嵌著白銀環扣,車上鋪著虎紋墊子,這長轂戰車還駕著青黑相間的騏馬和左蹄白的馵馬。如此精良的車馬去征討西戎,哪有不勝的道理呢?詩中又描寫國內婦女思念丈夫說,我想念君子溫潤如玉的品德,內心毫無瑕疵。如今他遠在西戎的木板屋裏,我日夜思念不得相見,這愁緒縈繞心頭難以排解。《毛詩注疏》:“國人誇兵車之善云:我襄公群臣卑小之戎車既淺短其軫矣,又五節束縳曆錄此梁辀,使有文章矣。貫驂馬之外轡,則有遊環以止驂馬之外出。自衡至軫,當服馬之外脅,則有脅驅,以止驂馬之內入。陰板之前,又有皮靷,以白金飾其相續之處。車上又有虎皮文章之茵蓐,其車又是長轂之戎車,又駕我之騏馬與馵馬。車馬備具如是,以此伐戎,何有不克者乎?又言婦人閔其君子云:我念君子之德行,其心性溫然,其如玉無有瑕惡之處也。今乃遠在其西戎板屋之中,終我思而不得見之,亂我心中委曲之事也。”
秦襄公一朝,上上下下整軍備戰,不斷對西戎用兵。秦人兵強馬壯,實力雄厚。詩人以女子的視角,寫雄壯的武備,也寫閨中的溫情,還有那些素日溫潤如玉的君子。然而,詩人對於保家衛國的持久戰,始終懷著樂觀主義的必勝信念。儘管她日思夜想,希望夫君早日歸來團聚——詩人的鐵血丹心、俠骨柔情,令人讚歎!
經文:
四牡孔阜,六轡在手。
語譯:
兵車靈活又輕便,五束皮條繞車轅。遊環脅驅禦兩驂,引車皮帶連銅環。坐墊華美車轂長,騏馬馵馬來駕車。兵車如是多威風,以此伐戎戰必勝。想起我的夫君來,人品溫潤玉一般。遠赴西戎宿板屋,讓我心裏亂又煩。
四匹雄馬肥又大,六轡在手輕鬆駕。服馬青紅毛色靚,黃馬黑馬在兩旁。龍紋盾牌雙雙合,銅環連轡軾前拉。兵車如是多威風,以此伐戎戰必勝。想起我的夫君來,身在西戎城邑中。何日才能征戎還?叫我如何不想念。
四馬輕甲步態協,三棱矛柄套銅錞。畫羽盾牌文彩美,虎皮弓套鏤金帶。兩弓交錯插袋中,竹閉正弓繩纏緊。兵車如是多威風,以此伐戎戰必勝。想起我的夫君來,征伐西戎睡不寧。夫君溫和又安靜,舉止有禮享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