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俎上陳放鼎食(《公食大夫禮》之四)

發布時間: 2025-08-14

經文:

士舉鼎,去鼏於外,次入。陳鼎於碑南,面西上。右人抽扃,坐奠於鼎西,南順。出自鼎西,左人待載,雍人以俎入,陳於鼎南。旅人南面加匕於鼎,退。大夫長盥,洗東南,西面北上,序進盥。退者與進者交於前。卒盥,序進,南面匕。載者西面。魚臘飪。載體進奏。魚七,縮俎寢右。腸、胃七,同俎。倫膚七。腸、胃、膚,皆橫諸俎,垂之。大夫既匕,匕奠於鼎。逆退,複位。

語譯:

士扛起鼎,將鼎蓋取下放在廟門外,然後順序而入。鼎陳設於碑的南側,鼎面朝南,以西首為尊。於是在鼎右的人抽去鼎杠,再坐下將它放在鼎的西側,都是南方向放置,接著從鼎的西側出去,鼎左的人在鼎旁站著,等待將鼎中的肉放在俎上。雍人拿著俎進入庭中,將俎一一放在鼎的南側。旅人則在鼎北面朝南將匕放在鼎上,然後退下。大夫中的年長者洗手,先在洗的東南方站候,都面朝西,以北首為尊,接著依次上前洗手。洗畢退下者與上前盥洗者在洗的南面交錯而過。全部洗畢後,又依次上前,走到鼎的北面,面朝南用匕取出鼎中的肉。站在鼎左側的人用俎接肉,鼎中的乾魚乾肉都是煮熟的。放置在俎上的牲體,要將骨的根部朝前。魚有七條,都縱向放在俎上,魚體的右側朝下。牛羊的腸和胃各七塊,腸胃可以放在同一個俎上。精美的肉皮七份。腸、胃和細切的豬肉都橫放在俎上,放不下就向兩邊垂著。大夫用匕將鼎內的肉取出後,將匕放入鼎中,再按與上來時相反的順序退下,回到各自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