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8-02
經文:
以爵拜者不徒作。坐卒爵者拜既爵,立卒爵者不拜既爵。凡奠者於左。將舉,於右。眾賓之長,一人辭洗,如賓禮。立者東面北上,若有北面者,則東上。樂正與立者,皆薦以齒。凡舉爵,三作而不徒爵。樂作,大夫不入。獻工與笙,取爵於上篚;既獻,奠於下篚。其笙,則獻諸西階上。磬,階間縮霤,北面鼓之。主人、介,凡升席自北方,降自南方。司正,既舉觶而薦諸其位。凡旅,不洗。不洗者不祭。既旅,士不入。徹俎:賓、介、遵者之俎,受者以降,遂出授從者;主人之俎,以東。樂正命奏《陔》,賓出,至於階,《陔》作。若有諸公,則大夫於主人之北,西面。主人之贊者西面北上,不與,無算爵,然後與。
語譯:
凡是飲盡獻酒後拜主人,不隨便起立,起立一定要向主人敬酒。凡是坐著喝完爵中酒的要對他行拜禮,對站著喝完爵中酒的則不必拜。凡是接受酬酒而不飲,爵觶應放在席前酺醢的左邊。凡是要舉起的爵觶,都應放在右側,以就近右手。主人向眾賓之長獻酒時,只為其中年長的一人洗爵,他可以辭謝主人為他洗爵,其間的禮節與賓一樣。站在堂下的眾來賓,在西階之西面朝東排列,以最北端緊靠堂的位置為尊,如果人數多而排不下,則可折向東排列,但要面朝北而立,以西端的位置為尊。樂正與堂下站立的眾賓一起,按年齒長幼的順序受酬。主人從篚中取爵之後,有三次執爵起身,每次都要往爵中注酒,不能空爵。樂曲開始演奏後,前來助興的大夫就不要入內了,以示對賢者的尊重。向樂工和吹笙者獻酒,要從堂上的篚中取爵;獻酒完畢後,要將空爵放入堂下的篚內。對吹笙者,是在西階上獻酒。磬陳放在兩階之間靠近堂南屋簷滴水的地方,擊磬者站在磬南面朝北敲擊。主人和介,凡是入席要從北方,離席則從南方。司正是主人的助手,所以不向他獻酒,但在他舉觶時要將肴饌送到他席前。凡是向眾賓旅酬,禮數都要降低,不再洗爵,因為這酒不用於祭祀。旅酬完畢,燕飲開始,前來觀禮的士就不再入內。撤去俎的順序:賓、介和遵者的俎,由受俎者捧下堂,出門後再交給各自的隨從;主人的俎則要在堂的東方斂藏。賓要退席時,樂正命令樂工奏《陔》的樂曲;當賓走到西階時,《陔》的樂聲正好起來。行禮時,堂上如果有諸公在,則大夫之席要在主人的北側,席面朝西。主人的贊禮者都面朝西而立,以北首為尊,不參與主人獻酒及旅酬時的飲酒。燕飲開始,不再計算喝酒的爵數時,才能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