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翟玉忠 發布時間: 2025-07-05
內容提要:
今天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文化體系只剩三個:起源於西亞的亞伯拉罕一神教文化、起源於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化,以及起源於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化。三大文化體系已經覆蓋全球,它們的衝突和互動將決定人類未來的命運。為了消解21世紀各族群中水漲船高的仇外情緒,我們有必要弄清楚當今世界三大文化體系的內在統一性,建立起超越不同文化、宗教、族群的超級大統一理論——Super Grand Unified Theory,簡稱SGUT。
以《舊約》為核心的亞伯拉罕一神教,以《吠陀》為核心的印度多神教,以《六經》為核心的中華世俗性文化,三者無論在形式還是在內容上,都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形式上,三者的核心經典既非歷史,也非虛構,而是歷代聖人立象盡意、因事寓教的文本,歷史上各種形式的極端主義(包括當代的恐怖主義)都是對聖典望文生義、斷章取義的誤讀;內容上,三者本質上都是至誠之道,始於善、定於一、至於誠。這種至誠的宇宙人生境界——印度人稱為“涅槃”、中國人稱為大人(成人),包括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亞伯拉罕一神教信眾稱為“天堂”。
善意味著付出、奉獻和犧牲,也只有行善,一個人才能超越自我和傲慢,成就大我和無我。如何由善行開始,做到“至誠”,正確路線是制心一處、認主獨一、惟精惟一。所以中國古人重視“慎獨”,即在任何情境下都一心一意,不自欺欺人。《佛遺教經》則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而亞伯拉罕一神教卻以嚴厲,甚至狂暴、殘酷的形式反對多神的偶像崇拜,強調一神觀念——在神的巨大威勢中讓人們依靠唯一的真神,“定於一”,這是亞伯拉罕一神教聖典不變的主題。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聖人不我欺,真理實如是!人類三大文化體系猶如三束文明之光,色彩各異,又相互包容、光光互照。它們使世界變得更加光明,更加豐富,更加溫暖——讓全人類共同沐浴在三大文化的靈性智慧之中,這也是筆者闡發超級大統一理論(SGUT)的最終目的。
無論你是否意識到,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全球化塑造的世界中——周遭的一切都是世界上不同族群數千年智慧的結晶。
我們日常的食物,土豆和玉米源自美洲,小麥源自西亞,大米源自東亞。更不用提及已成為我們生命一部分的手機及其他電器設備;在精神領域,源自《舊約·出埃及記》的“解放”“自由”是近代東西方所有革命的主題,儘管在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它褪去了太多神學色彩。
人類文明如此具有統一性,又如此多樣,以至於在精神文化領域我們難以找到普遍原則——在歐洲中心論越發勢微、後現代主義興起的21世紀更是這樣。
中外學者幾乎公認,奠定現代文明基礎的農業社會是從多個中心開始的,包括西亞起源中心(新月沃地),中南美洲起源中心,中國起源中心,印度起源中心,東南亞-巴布亞新幾內亞起源中心等等。不幸的是,過去500年的殖民擴張整體上滅絕了除舊大陸三個農業起源中心之外的所有文化。在瓜地馬拉各地教堂的尖頂之下,我們可以聽到瑪雅後裔仍在講瑪雅語,看到他們仍在穿傳統服飾,甚至保持著古老的瑪雅祭祀,但作為一個曾經高度發展的文明體系,卻永久性地消失了。
今天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文化體系只剩三個:起源於西亞的亞伯拉罕一神教文化、起源於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化,以及起源於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化。三大文化體系已經覆蓋全球,它們的衝突和互動將決定人類未來的命運。
所以,我們暫且將對其他人類文化體系的研究留給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而集中討論上述舊大陸三大文化體系。
在筆者寫作本文的時刻(2025年5月10日),南亞兩個核國家,主要信仰亞伯拉罕一神教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與主要信仰印度教的印度爆發了激烈的武裝衝突。事件是由今年4月22日,印控喀什米爾地區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引起的,該事件造成26人死亡、至少17人受傷。隨後印度指責巴方與槍擊事件有關聯,5月6日至7日,雙方發生交火,印軍當天空襲致巴方至少26人死亡,46人受傷。
許多人忘記了,1947年8月14日、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相繼宣佈獨立前,二者是水乳交融的一個國家,許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是和平相處幾百年的鄰居。連印度文明的起源地都在巴基斯坦,那是神聖《吠陀》的誕生之地;信仰伊斯蘭的莫臥兒皇帝建造的泰姬陵則在印度,那是伊斯蘭建築的明珠!
是什麼導致了印巴之間的永久分裂與持續衝突呢?除了英國殖民者長期“分而治之”的短視而自私的政策,客觀上加劇了穆斯林與印度教徒間的敵視,一個重要原因是人類對民族及宗教觀念的濫用。當伊斯蘭宗教領袖宣稱穆斯林不只是一個教派,更是一個獨立民族的時候,印度次大陸人民悲劇命運的種子就被埋下了。
不僅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有太多國家的知識份子利用民眾樸實的家國情懷和宗教文化認同宣傳對其他人群的仇恨。為了消解21世紀各族群中水漲船高的仇外情緒,我們有必要弄清楚當今世界三大文化體系的內在統一性,建立起超越不同文化、宗教、族群的超級大統一理論——Super Grand Unified Theory,簡稱SGUT。
過去六七年來,在對中國經學的系統研究中,筆者發現以《舊約》為核心的亞伯拉罕一神教,以《吠陀》為核心的印度多神教,以《六經》為核心的中華世俗性文化,三者無論在形式還是在內容上,都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形式上,三者的核心經典既非歷史,也非虛構,而是歷代聖人立象盡意、因事寓教的文本,歷史上各種形式的極端主義(包括當代的恐怖主義)都是對聖典望文生義、斷章取義的誤讀;內容上,三者本質上都是至誠之道,始於善、定於一、至於誠。這種至誠的宇宙人生境界——印度人稱為“涅槃”、中國人稱為大人(成人),包括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亞伯拉罕一神教信眾稱為“天堂”。
注釋:
【1】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序言,中華書局1991年版。
【2】斯瓦米·尼偉達南達:《他山之玉——印度文化導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第148頁。
【3】PBS紀錄片:《大衛王國:以色列人的傳奇》第一集,網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x411275S/?vd_source=7bd3312d933504035c126a92754b83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