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翟玉忠 楊惠芬 發布時間: 2025-04-14
經義:
沒有人願意重蹈覆轍,歷史悲劇卻常常重演。
衛國宣公、惠公之時,男女相奔,從《鄘風·桑中》和《衛風·氓》中可見一斑。衛國國君好色失禮,卿大夫桑野淫奔,國人上行下效,禮法混亂,衛國從諸侯之長淪為各國交相侵伐的對象,它的衰落改變了東周政治格局——當時衛國已無力拱衛周天子。
周王朝的衰微與衛國的衰亡軌跡何其相似,《王風·大車》讓我們體悟到鄘衛風中同樣的詩情,《毛詩序》說:“《大車》,刺周大夫也。禮義陵遲,男女淫奔,故陳古以刺今,大夫不能聽男女之訟焉。”家庭失序,男女淫亂,成為亡國的前奏!“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家齊而後國治”,古今皆然!
上篇《采葛》言桓王時,政事不明,賢臣大夫被遣出使,恐懼讒言,人人自危。此篇《大車》,詩人看到在朝堂的周大夫身居高位,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謀其政,導致禮義陵遲,社會混亂。詩人不由得想起古之大夫,他們威儀赫赫,乘大車華服巡行邦國,深入基層解決家庭糾紛,傳播正氣;再看如今,世風日下,男女淫奔,室家難安——國之根本已開始動搖。
穿越數千年時空,讓我們回歸西周天下一統的盛世。周王派大夫乘車巡視各諸侯國,車輪發出威嚴的摩擦聲。大夫身著青色禮服,顏色如同初生的蘆荻般青翠。他們公開裁決男女之間的訴訟,時人對他們心存敬畏。即使有女子想要私奔,也會對男子說:“難道我不想與你非禮相好嗎?只是畏懼大夫的政令,他們一定會治我們的罪,所以不敢妄為。”不難看出,以前王朝政令教化通行,大夫能如此使百姓敬畏。而現今的大夫卻做不到這樣,難怪詩人陳述古事諷刺之。《毛詩注疏》“言古者大夫乘大車而行,其聲檻檻然。身服毳冕之衣,其有青色者,如菼草之色。乘大車、服毳冕巡行邦國,決男女之訟,於時男女莫不畏之。有女欲奔者,謂男子云:‘我豈不於汝思為無禮之交與?畏子大夫之政,必將罪我,故不敢也。’古之大夫使民畏之若此。今之大夫不能然,故陳古以刺之也。”
《大車》最後一章“穀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被後世文人演義出太多故事,其中息君夫婦同日自殺的故事被劉向寫入了《列女傳》。儘管據《左傳·魯莊公十四年》所載,息夫人(息媯)並未殉情而死,她還為楚王生了兩個孩子,其中之一就是楚成王。不過歷史上的息媯也是一位堅貞女子,她嫁楚文王后從不主動開口說話。楚文王問其故,她回答:“吾一婦人而事二夫,縱弗能死,其又奚言。”唐代王維後來作詩贊曰:“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列女傳·貞順傳》中息夫人的故事十分感人,錄在這裏。
楚國消滅息國,俘虜了息國君主,讓他擔任守人,楚王將息夫人納入後宮。有一天,趁楚王出遊的機會,息夫人逃出宮見到息君,對他說:“人終有一死,何苦這樣受辱?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您,寧死也不願改嫁他人。與其生而別離,何如共赴黃泉?”並作詩說:“穀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息君試圖勸阻,但夫人心意已決,當即自盡。息君見狀亦隨之自刎。楚王感佩息夫人堅守節義,便以諸侯之禮將二人合葬。“楚伐息,破之,虜其君,使守門,將妻其夫人而納之於宮。楚王出遊,夫人遂出見息君,謂之曰:‘人生要一死而已,何至自苦?妾無須臾而忘君也,終不以身更貳醮(醮,jiào,古代婚娶時用酒祭神的禮儀,後引申為婚配——筆者注),生離於地上,豈如死歸於地下哉?’乃作詩曰:‘穀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息君止之,夫人不聽,遂自殺。息君亦自殺,同日俱死。楚王賢其夫人守節有義,乃以諸侯之禮合而葬之。”
經文:
大車
語譯:
大車駛過聲坎坎,大夫身著青毳衣。威儀有聲斷思欲,難道是我不想你,敬畏大夫難越禮。
大車沉重車行慢,大夫身著紅毳衣。威儀有聲斷思欲,難道是我不想你,敬畏大夫不敢奔。
夫婦守禮異室居,死後方得葬一起。大車毳冕自威儀,如今大夫別不信,天上皎日為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