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程恩富 發布時間: 2024-08-31
編者按:8月24日下午,《中國人的政治教科書<今文尚書>》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市海澱區花園路2號牡丹科技大廈彼岸書店舉行。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政治經濟學學會會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程恩富教授的賀信。
政治是文明的產物,政治不可能獨立於一個族群的歷史、文化背景而存在。誠如習近平同志在談到中華文明與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時所說的:“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我20年前就明確提出了“馬學爲體,西學爲用,國學爲根”的學術原則,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國學爲根”,玉忠及其研究團隊長期以來專注發掘中國文化根脈,出版著作近20種,碩果累累,可喜可賀。
“馬學”指中外馬克思主義知識體系,它是在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指導下形成的內容豐富的中外馬克思主義思想。爲什麼要堅持馬學爲體?因爲馬克思主義是揭示客觀規律的真理,過去百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民族奮鬥史表明,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才能實現中國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將中國建設成爲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西學”指西方馬克思主義以外的知識體系。爲什麼要堅持西學爲用?因爲非馬克思主義的西方文科儘管在基本理論上有嚴重錯誤,但某些觀點完全可以批判地借鑒和利用,即“洋爲中用”、“洋爲馬用”、“西爲中用”,豐富發展和守正創新現代馬克思主義學及其文科。
“國學”指中國古近代社會科學的知識體系。借用生物學的說法,只要中國作爲國家形態還存在,這些“文化基因”就會存在。爲什麼要堅持國學爲根?因爲任何族群和民族都有自己安身立命、安邦治國的文化基礎,而我國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具有許多優秀傳統社會科學知識,應當成爲現代中國和世界思想文化的根脈,併發揮當代價值。
我認爲,只有在堅持“馬學爲體,西學爲用,國學爲根”的基礎上,搞綜合創新,我們才能開出中國社會科學和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新天地。
剛剛出版的《中國人的政治教科書<今文尚書>》,是過去幾年玉忠及其團隊努力的結晶。該書溝通古今,橫跨東西,以深刻的歷史視野和廣博的世界眼光對中國本土政治思想的重要元典《今文尚書》作了全新解讀,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對於我們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第二個結合”,正確理解中國特色的歷史文化源頭和塑造中華現代文明均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只有理解了過去四五千年中華文明發展的內在邏輯,抓住了這個“根”,我們才能邁著更堅實的步伐走向未來——而這,正是包括《尚書》在內的經學垂範千載的意義所在,也是本書的重要價值所在。
欣聞《中國人的政治教科書<今文尚書>》新書發佈會將在京召開,我本想到場參加。因爲剛剛出訪三國歸來,積累事務特別多,實在脫不開身,所以只能寫信以示祝賀。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時代呼喚高舉社會主義紅旗的理論弄潮兒。希望玉忠及其團隊再接再厲,爲中華現代文明和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創新與制度創新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時代的使命,這也是歷史的責任!
最後,預祝《中國人的政治教科書<今文尚書>》新書發佈會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程恩富
2024年8月19日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