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翟玉忠 楊惠芬 發布時間: 2024-08-17
經義:
生育率下降,人口結構失衡,不僅是中國社會面臨的嚴峻問題,也是個全球性的重大問題。
在日本,人們用“少子化”指稱生育率下降,幼年人口逐漸減少的現象。全球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避孕措施的普及、女性參與勞動比例的提升、養育成本的提高、社會養老保障普及等。在人工智慧時代,還要加上AI技術的衝擊。今天,AI已演進到可以使用情感識別技術,通過分析語音、面部表情等資訊解讀人類的情緒,從而實現人機深度交流,更好地滿足人類情感需求。
筆者認識一位從事高科技投資的女士,她甚至認為機器人無論在智商方面還是在情商方面都會很快超過人類,未來社會中婚姻會成為多餘的東西——這應是她堅持獨身的重要原因。
一些國家多管齊下,希望能扭轉生育率下降的趨勢。比如生育率全球倒數的韓國,政府通過發放補助金、住房補貼和免費乘坐計程車等形式鼓勵家庭多生育——但上述物質鼓勵措施並未收到明顯效果。
這是因為,無論是通用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還是愛情本身,都不足以解決不婚不育的問題。當今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族群,並不是經濟條件最好的族群,而是那些鼓勵多子多孫的文化共同體,特別是那些將生育視為神聖宗教義務的宗教徒——這就是為什麼,《螽斯》所主張的子孫眾多的價值觀,仍是我們解決人口問題的關鍵所在。
螽斯是一種蝗蟲,由於蝗蟲產籽眾多的特點,詩人以螽斯起興,祝福子孫眾多且賢。東漢鄭玄以為,所有具有陰陽兩性的物種,都會有妒忌心,只有螽斯不是這樣。所以能夠多多懷孕生子,如果一夫多妻制的貴族后妃也能如螽斯,必然子孫眾多。《毛詩序》論本詩主旨:“《螽斯》,后妃子孫眾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鄭玄注:“凡物有陰陽情欲者無不妒忌,維蚣蝑(蚣蝑,即螽斯——筆者注)不耳,各得受氣而生子,故能詵詵然眾多。后妃之德能如是,則宜然。”
漢順帝劉保的皇后梁妠(西元116-150年)是大將軍梁商之女,東漢“六后臨朝”中第四位臨朝稱制的皇太后。梁妠臨朝期間,選賢任能,重用李固、杜喬等賢臣,驅逐宦官,推崇節儉,嚴懲貪污,興辦教育,史上有“賢后”之稱。梁妠研習韓詩,她13歲被選入宮中,太史卜兆打卦時,大吉,於是被封為貴人,經常受到皇帝的特別召喚。面對皇帝的寵倖她卻從容推辭說,帝王要像溫暖的陽光那樣廣泛施捨才是德,后妃要像螽斯不妒忌不專寵獨佔才是義,子孫眾多,幸福自然會來。希望皇上把雲雨之澤均勻播撒,使后妃像魚一樣按先後輪次以進,使我免遭誹謗之罪。《後漢書·皇后紀》引梁妠語:“夫陽以博施為德,陰以不專為義,螽斯則百,福之所由興也。願陛下思雲雨之均澤,識貫魚之次序,使小妾得免罪謗之累。”
從今存《韓詩外傳》卷九引《螽斯》,有“孟母教子”、“(田子)為相還金”二事,都是講賢母教化、子孫賢明的道理,可見韓詩同時還強調母教子賢的重要性——若沒有既賢且孝的子女,多子就不能多福了!
今天,一夫多妻制的文化背景已不復存在,但《螽斯》強調的多子多福價值觀念,仍需要我們大加提倡——那是一個族群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經文:
宜爾子孫,
螽斯羽,
宜爾子孫,
螽斯羽,
宜爾子孫,
語譯:
螽斯扇動著翅膀,成群在空中飛翔。
你們多子又多孫,家族繁盛又興旺。
螽斯扇動著翅膀,飛在一起嗡嗡響。
你們多子又多孫,家族幸福又綿長。
螽斯扇動著翅膀,成群在空中飛翔。
你們多子又多孫,家族和睦又歡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