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書院2023-2024年度工作報告

作者: 六經書院   發布時間: 2024-01-25

過去20年,我們以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為中心,闡揚了中華文化內養外用一以貫之的道術知識體系及其時代意義。基於五千年生生不息、持續發展的中華民族大一統治理經驗,中華文化演化出大一統的知識體系——內養與外用相統一、政治與教化相統一、道德與學術相統一,這是一種高度發展、高度自洽、高度普世的知識體系。

1895年甲午戰爭以後,西方知識體系以排山倒海之勢湧入,中國學界被西方學術體系和西方思維方式“格式化”,洗腦之徹底,即使在中國文化研究領域,由於我們沒有按照西方學術框架肢解中國本土學術,也被視為異端;更別說一般西化學者,將中國本土高度發達的學術體系直接當成“垃圾”“僵屍”“笑話”!

在這些西化學者眼中,西方現代性和西式現代化才是“先進的”,中國的東西都是落後的、散碎的、樸素的,要等待西方人拯救!事實上,即使在西方,他們也不認為一位21世紀的哈佛教授比兩千多年的耶穌基督更“先進”——但這種蒙昧主義在中國學界卻是“常識”,是“眾所周知”的真理!

所以,諸多的學術平臺、諸多的基金都對我們關閉了大門。在蒙昧主義籠罩的暗夜,中國古典道術知識體系猶如一線遠古智慧之光,指引著我們漫漫學術長征的腳步。我們只有不怕犧牲,以“孤僧守祖庭”的精神,知其不可而為之。

真理不死,大道永在。

從國內來說,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重建了大一統的政治經濟體系,客觀上必然要求大一統的知識體系——內養外用的道術;就全球而言,資本主義文明體系不可持續,只有持續發展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範式能為人類提供較成熟的可替代道路。

在此意義上,中華文化定會在將來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意味著無限光明的未來!

所以,諸位同道!我們應當懷著偉大的歷史使命感、神聖的歷史責任感,以大仁大智大勇之精神,開拓六經書院工作的新天地。

2024年是新法家網站正式上線的第19個年頭,大《六經》工程網站也已上線兩年多。不忘初心,打造百年學術老店——在新法家網站中文版執行主編王亞軍、大六經工程網站繁簡體版執行主編蔡青,以及諸位編輯、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兩個網站及相應的公眾號取得了平穩發展。

過去的一年,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是召開了兩次會議。

一是2023年5月20日至21日,六經書院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北京東城雪蓮亮點文創園舉行。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編輯及支持者如約而至,與北京的總編團隊會合,近20位新老同事齊聚一堂,大家就未來的工作願景達成了廣泛的共識,這是一次團結、成功的大會。

二是2023年8月17日至18日,第一屆“經學、經典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討會在風景如畫,文運昌明的福建古田藍田書院成功舉行,會議由福建藍田書院和六經書院主辦。來自上海同濟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等多家學術機構的學者參會。

2023年新法家網站的宣傳工作主要圍繞翟玉忠先生的《文脈尋根》、傅金財老師的《道不可離》和陸壽筠老師的重要理論文章展開。大六經工程,我們已經完成了《今文尚書》的整理工作,《古文尚書》和《逸周書》的整理正在進行中。2023年,石家莊的趙雪彩老師加入了我們的整理團隊,為理論組增添了新的有生力量!

《今文尚書》的研究成果,《中國人的政治教科書:<今文尚書>》(暫定名),《中國拯救世界:應對人類危機的中國文化》修訂版,《正名:中國人的邏輯》修訂版都已簽訂出版合同,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出版——所以2024年我們將面臨諸多宣傳工作。

除此之外,我們希望第二屆“經學、經典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討會,以及六經書院第二次工作會議能夠如期舉行。目前兩個會議都在籌備之中。

除了各位工作人員的無私奉獻,我們還要感謝那些長期支持我們的友人,包括余雲輝博士、李慈雄先生、邵新軍先生、李網興先生、毛淩雲先生、唐繼華先生、陳旃先生、米繼偉先生、歐陽春竹先生、陸文中先生等等。沒有他們的支持,我們各個平臺以及出版等項事業不可能順利地進行下去。

從剛果東部的叛亂分子到中國大學的知識份子,支配他們思維的都是西方啟蒙話語。由於西學教化全球、學術“胡運正當空”,目前我們必須在嚴酷的現實環境中拼命而為,堅守人類這一寶貴的知識體系——內聖外王一以貫之的道術。

為往聖繼絕學,為中華續慧命,為人類開新途。我們從事道業,無怨無悔,幸福光榮!

征途漫漫,同道努力!

目前六經書院具體分工如下——

辦公室:

張靛(辦公室主任)

李潤玙(兼任六經書院秘書長)

理論組:

翟玉忠

金財

蔡青

趙雪彩

新法家網站:

翟玉忠(總編輯)

金財(內容總監)

徐光宇(站長)

陸壽筠(英文版主編)

王亞軍(中文版執行主編)

智猛(編輯)

李佳(編輯)

王入松(技術總監)

大六經工程網站:

翟玉忠(總編輯)

金財(內容總監)

徐光宇(站長)

蔡青(繁簡體版執行主編)

李有安(繁簡體版編輯)

史前進(繁簡體版編輯)

張靛(繁簡體版編輯)

王入松(技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