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道在何方——內聖外王一以貫之的道術

作者: 翟玉忠   發布時間: 2023-12-22

出於對世俗的否定和對永恆存在(極樂)的嚮往,西方基督教發展出源自埃及沙漠的隱修傳統,印度文化發展出源自森林的修道傳統。歷史證明,前者會導致神聖與世俗的巨大張力,後者會導致對社會治理的忽視乃至國家衰弱。

中國人肯定世俗生活,重人倫,通過人生修養達到超越自我、無私無我的生命境界。這使中國文化具有個人德行與外在事業相連續的特點,用《禮記·大學》中的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以貫之——內聖外王不二,內養外用不二。

1、神妙智慧之所在——道術

反映到知識體系,古人稱之為道術,即宇宙人生的整體學問。與之相對應的是方術,指某一方面的學問,今天的專家之學,在先賢的眼裏就是方術。

成書於戰國的《莊子·天下篇》論述了內聖外王的道術。它將人生境界以聖人為中樞,分為七個層次,包括天人、神人、至人、聖人、君子、百官、萬民。前四者重在闡釋內養的層面,“聖有所生”;後三者重在闡釋外用的層面,“王有所成”。七者包括了道術的全體,天地間神妙智慧之所在。

作者寫道,古代所謂的道術究竟在哪里呢?答案是:“無所不在。”有人問:“造化的神妙由何而降?人類的智慧從何而生?”回答道:“內聖自有其由來,王業自有其成因,都源於一。”不離根本大道,稱為天人;不離道的精微,稱為神人;不離本真,稱為至人;以天為主宰,以德行為根本,以道術為門徑,能夠預見變化,稱為聖人;以仁佈施恩惠,以義作為事理,以禮規範行為,以樂調和性情,溫和慈愛,稱為君子;以法律為尺度,以名位為標誌,以比較為驗證,以考核來判斷,如一二三四那樣明瞭,百官以此安排爵祿等級;以職分為常務,以衣食為主業,生產儲藏,關心老弱孤寡,使其皆有所養,這是民生常理。“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熏然(熏然,溫和貌——筆者注)慈仁,謂之君子;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

七層境界各有專名,這是聖賢立象盡意,告訴我們如何成就內聖外王的道業。

《莊子》其他篇中,也有對天人、神人、至人、聖人等的論述。《莊子·逍遙遊篇》直接指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另外,《莊子·天下篇》所說養民之理,和《禮記·禮運》孔子所說的大同之世相通,代表著中國人根本的價值追求。都是說政府要如同父母一樣,對人民承擔無限責任,不僅要安排好男女職分,還要讓百姓生活富足,弱勢群體得到應有的照顧。《禮記·禮運》:“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不執著,功成而不居,公正無私,是得智慧安樂、成就內聖外王的不二法門。《黃帝四經·道法》也說:“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無執也,無處也,無為也,無私也……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靜,至靜者聖。無私者智,至智者為天下稽(稽,榜樣——筆者注)。”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中華文化內聖外王一以貫之,不僅是說修身與治國一以貫之,“夫治身與治國,一理之術也”(《呂氏春秋·審分》),包括治國、平天下也一以貫之。這和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嚴格區分國內、國際迥異。

先哲認為,外事是內政的延伸,治理好內政是戰勝外敵的前提。《禮記·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國治而後天下平”,背後有深刻的政治學內涵。只有國內政治和諧,才能取得戰爭勝利。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曹沫之陣》一言以蔽之:“有克政而無克戰!”

軍事家吳起明確指出,要治好國家,必先教化百姓,親近萬民。在四種不和諧的情況下,不宜行動:國內意志不統一不可以出兵;軍隊內部不團結不可以上陣;臨戰陣勢不整齊不可以進戰,戰士行動不協調不可能取得勝利。因此,英明的君主,準備帶領民眾去作戰的時候,必先搞好內部團結然後才進行戰爭。《吳子·圖國第一》:“昔之圖國家者,必先教百姓而親萬民。有四不和:不和於國,不可以出軍;不和於軍,不可以出陳;不和於陳,不可以進戰;不和於戰,不可以決勝。是以有道之主,將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

魏武侯請教吳起,如何做到陣必定、守必固、戰必勝?吳起回答,做到如下幾點可以取得立竿見影之效:對賢能的人加以重用,沒有才德的人不予重用,軍陣就穩定了;民眾安居樂業,親敬官吏,守備就鞏固了;百姓都擁護自己的國君,而反對敵國,戰爭就勝利了。《吳子·圖國第一》:“武侯問曰:‘願聞陳必定、守必固、戰必勝之道。’起對曰:‘立見且可,豈直聞乎!君能使賢者居上,不肖者處下,則陳已定矣;民安其田宅,親具有司,則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鄰國,則戰已勝矣。’”

國內國際、內政外交、治國平天下一以貫之,“內政不修,外舉事不濟”(《管子·大匡》),兩三千年來成為中國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理論支柱。

2、作為一種知識體系的道術

如何開始修習內聖外王一以貫之的道術呢?《莊子·天下篇》認為,作為一種知識體系的道術主要存在於三種人手中。一是掌握在保存官府文獻、檔案的各類史官之手;二是掌握在鄒魯那些傳經學的官員、孔子後學之手;三是掌握在諸子百家的手中。文中說:“其明而在數度者,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縉紳先生多能明之。《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其數散於天下而設於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

西漢末年劉向、劉歆父子整理國家圖書的時候,將史學併入了六藝春秋類,所以劉氏父子主張折中經學與子學,這樣就可回歸通達萬方的道術了。《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大序說:“(諸子)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使其人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愈於野乎?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戰國末年,《莊子·天下篇》就感歎因為諸子百家的出現“道術將為天下裂”。進入西漢,曾任漢武帝太史令的司馬談還努力維繫道術,稱道家能整合儒、墨、道、法、陰陽諸家的優點,是治國理政的法寶;道家使人精神專一,行為合乎無形大道,並使萬物豐足。道家之術依據陰陽家關於四時運行順序之說,吸收儒、墨兩家之長,撮取名、法兩家之精要,隨著時勢的發展而發展,順應事物的變化,樹立良好風俗,應用於人事,無不適宜,主旨簡約扼要而容易掌握,用力少而功效多。《史記·太史公自序》引司馬談《論六家要旨》:“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撮,cuō,摘取——筆者注)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到西漢末年,“道術缺廢”,諸子百家的分立已成為事實。當代學人受西方專業分科學術體系的影響,諸子百家都成了西式相互爭鳴的知識體系,他們已不知諸子百家“同歸而殊途”的本質了。貫通百家,折中經子,重建道術——這條古聖先賢指示的學術道路竟被許多學者稱為“笑話”!這些人堅信:中國古代高度集成的知識體系比今天西方專業知識要差得遠,肯定古代就是“厚古薄今”、“厚中國之古而薄當今世界之先進”。

前不久,中山大學一位教授和筆者交流時,對中國社會內部不斷強化競爭機制,對外大講人類命運共同體感到困惑,希望找到一條自洽的現代化邏輯。他寫道:“要論證人類命運共同體,馬克思主義是有很豐富資源的。問題是如何做到內外兼修呢?如果無法做到內外兼修,對外講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內講競爭機制,邏輯上如何自洽呢?新時代的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還真的要有個一以貫之的邏輯才好一些。”

“道術為天下裂”,內外一貫的中國古典知識體系沉淪太久了!做此文,野人獻曝,希望對探索中國未來道路的仁人志士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