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庸》看《大學》三綱本義及其時代性

作者: 翟玉忠   發布時間: 2023-08-23

編者按:2023年8月17日-8月18日,第一屆“經學、經典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討會在福建古田藍田書院舉行,以下是大《六經》工程總編輯翟玉忠先生向大會遞交的書面報告。

《禮記·大學》《禮記·中庸》被一代大儒朱熹編入《四書集注》,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對宋以後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於當時“文獻不足”,宋人只能參照佛教禪宗“悟後起修”的理路解釋《大學》根本宗旨三綱,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將“明德”解釋為虛靈不昧的“本體”,將“至善”解釋為“無一毫人欲之私”的“事理當然之極”。

宋儒以“明德為本”、“至善為末”,顛倒本末,忽視了中國文化“積善成德”(《荀子·勸學》),從日常人倫中修養身心的根本特點。與《禮記·中庸》“哀公問政”部分和《孔子家語·哀公問政第十七》相互參證,我們能清楚看到這一點。

《禮記·中庸》“哀公問政”部分顯然襲用了《孔子家語·哀公問政第十七》的前半部分,只是去掉了一些問答銜接的內容,導致前者文意不太順暢。從《孔子家語》的“後孔安國序”中,我們能讀到相關記載。

一般認為,此序的作者是“晚於孔安國但略早於劉歆的某人”【1】,所處時代為西漢晚期。其中記載孔安國的孫子孔衍上漢成帝(前51年-前7年)書,特別說明了《禮記》與《孔子家語》的關係。西漢戴聖編輯的《禮記》,是在《曲禮》基礎上,取材《孔子家語》、子思、孟子等書而成。孔衍認為,看到《禮記》中有某些內容,便將《孔子家語》中相關內容刪除,這是滅其原而存其末。他說:“(戴聖)以《曲禮》不足,而乃取《孔子家語》雜亂者,及子思、孟軻、荀卿之書以裨益之,總名曰《禮記》,今尚見其已在《禮記》者,則便除《家語》之本篇,是為滅其原而存其末。”

我們根據“更完整版”《孔子家語·哀公問政》前半部分可知,大學三綱的本末次序是先“止於至善”,再“親民”,最後“明明德”,成就“大學之道”。

為了便於大家看清戴聖編輯《禮記·中庸》時刪除的相關內容,下面引文將之用中括弧標出。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通“預”,預備——筆者注)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音jiá,意為絆倒——筆者注);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在下位不獲乎上(獲乎上,猶言取得上級信任——筆者注),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誠之,猶言追求誠——筆者注)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公曰:“子之教寡人備矣,敢問行之所始?”孔子曰:“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教之慈睦,而民貴有親;教之以敬,而民貴用命。民既孝於親,又順以聽命,措諸天下,無所不可。”】

我們看《中庸》中的修行次第:明乎善-誠乎身-順乎親-信乎朋友-獲乎上(民可得而治),這裏的“明乎善”,顯然就是後面強調的實踐誠的路線“擇善而固執之”,也就是《大學》三綱修行之本“止於至善”!

先秦有關修身的重要經典郭店楚簡《五行》有:“善,人道也; 德,天道也”。善,就要從日常人倫開始。所以當魯哀公問及“擇善而固執之”從哪里下手時?孔子回答:“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

這與《大學》孔子對“止於至善”的解釋如出一轍,只不過孔子的解釋更為詳盡。文中說:“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些也都是不同名位者所要遵從的人倫道德。

綜上所述,中國人的人生觀念既不如印度人一樣尋求靈魂的解脫,也不如西方人一樣尋求來世的天堂,而是從日常社會自然秩序人倫出發,通過修己治人,治國平天下,實現自我超越,達到天人合一,與天地並列,參贊天地化育的聖賢境界。

《大學》將之細分為八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與《中庸》中治理天下國家有九條原則相通,由近及遠包括修養自身,尊崇賢人,親愛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群臣,愛民如子,招納工匠,懷柔藩國,安撫諸侯。《中庸》的言說對象是魯哀公,更重視外在社會治理方面。文中說:“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如上面《中庸》引文所說:“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朱熹《中庸章句》解釋說:“一者,誠也。一有不誠,則是九者皆為虛文矣,此九經之實也。”

《中庸》論此至誠之道說, 只有至誠的聖人能充分發揮他的本性;能充分發揮其本性,就能充分發揮眾人的本性;能充分發揮眾人的本性,就能充分發揮萬物的本性;能充分發揮萬物的本性,就可以幫助天地養育生命;能幫助天地養育萬物生命,就可與天、地並列為三了。比聖人次一等的人只能從某方面的小事做起,致力於某一方面也能做到誠。做到了誠就會表現出來,表現出來就會逐漸顯著,顯著了就會發揚光大,發揚光大就會感動他人,感動他人就會引起轉變,引起轉變就能化育萬物。總之,只有天下至誠者能化育萬物。“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滿腔熱忱、誠心誠意服務於天下人、乃至萬物的“至誠之道”,在當代轉化為愚公移山一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精神。如果我們能正確理解先賢以“誠”為核心的修養路線,就能更好地踐行上述宗旨,更好地提升我們的修養。拙著《性命之學:儒門心法新四書闡微》曾特別提到:“《中庸》明言誠,《大學》暗言誠,《性自命出》以情言誠,《五行》則即心即誠!”【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於我們的修養重要如此!

超越宋明理學,對《大學》本義的深入研究告訴我們,不能走捷徑,通過割裂經典、割裂歷史,用字句比附的方法搞拉郎配,這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性轉化最多只能炮製出空洞的文章,不僅無益自身,也不利於國家。真應了《中庸》那句話:“不誠無物!”

要靜下心來,甘坐冷板凳,將過去五千年積累的傳統文化作系統深入研究,而不是到處逢迎諂媚,投機取巧。沒有真誠哪里能做出真正的成績呢?

我們只有在學術上行至誠之道,方能如《中庸》所說的那樣:“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為時代立學,為天下立法。

當今學者慎哉!

注釋:

【1】魏瑋:《傳抄與傳承,辨偽與存真——從<孔子家語>“三序”說起》,載《孔子學刊》2014年第五輯。

【2】翟玉忠:《性命之學:儒門心法新四書闡微》,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版,第1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