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翟玉忠 蔡青 發布時間: 2023-07-16
經義:
本節依次論述慎德、慎人、慎制、慎地、慎用五大治國法則,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比如慎德一條對恕道的強調,孔子的忠恕思想當源於此。曾子甚至認為,孔子內養外用、內聖外王的核心就是忠恕之道。《論語·里仁》記載了一個“儒家版”的禪宗公案。有一次孔子對弟子曾參感歎:我的路線可以用一個根本原則貫通起來。曾子回答:“是的。”待孔子走出去以後,其他學生大惑不解,就問:“這是什麼意思?”曾參說:“夫子所行只不過忠和恕罷了。”文章說:“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東漢經學家許慎的《說文解字》說:“忠,敬也。從心,中聲。”“恕,仁也。從心,如聲。”忠,主要是從內在修養方面說的,《程典》文王訓誡開篇就強調,治國理政,無論多麼細微的事,都要做到敬。敬就如毛髮長在身上,稍一拔動立馬就會感到疼痛一樣,要時刻保持警省。“助余體民,無小不敬。若毛在躬,拔之痛,無不省。”敬就要作到慎,特別是文中提及的“五慎”。
恕,主要是針對外在社會治理方面說的,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利利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後者是從積極方面說的,尤其重要,它使我們超越自我,實現與天地並列的聖賢境界。這種基於人類現實生活的生命觀,迥異於印度文化中的靈魂解脫之路、西方文化中的上帝拯救之路。從《論語·雍也》子貢與孔子對仁德的討論中,我們能看到仁的本質就是服務於大眾,修己治人,為人民服務。子貢問孔子:“假如一個人能普遍地造福民眾,而且能夠幫助眾人生活得很好,這人如何?可以稱為仁嗎?”孔子回答:“豈止是仁啊,必是聖人了!堯舜恐怕都難以做到哩!一個心懷仁心的人,自己要成就,而且要使別人成就;自己要顯達,而且要使別人顯達。能設身處地,推己及人,這可以說是實現仁的方法啊。”文中說:“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
牛鴻恩教授指出,記述春秋事蹟的《左傳》“恕”凡六見,且大多與孔子相關,顯然《程典》深深影響了孔子的忠恕思想。他寫道:“值得注意的是,《左傳》中‘恕’凡六見,隱公三年、十一年的兩個‘恕’都在‘君子曰’、‘君子以’之中;襄公二十三年的兩個‘恕’都在‘仲尼曰’之中。這說明四個‘恕’都是《左傳》作者寫上去的;其餘兩個‘恕’,一個出於晉陰飴甥之口:‘君子恕,以為必歸。’(僖公十五年)一個出於子產之口:‘恕思以明德……是以遠至邇安。’(襄公二十四年)”(牛鴻恩:《新譯<逸周書>》,臺灣三民書局2015年版,第107頁。)
除了孔子的忠恕之道,《程典》的“四民分業”、“相地衰征”(按照土地不同情況分等徵收賦稅的制度)還深深影響了黃老道家《管子》的治國理念。綜而言之,《程典》雖短,卻是中華政教的一部大典!
經文:
於安思危,與始思終,於邇思備,於遠思近,
語譯:
敬慎於德行,必須親身實踐推己及人、自利利人的恕道,造福大眾,服務社會,上合天意,下順民心。比如民眾向官府借貸,官與民爭相以謙讓為先。人人都禮讓互助,德行就實現了。
敬慎於用人,必須要求居上位的領導者保持中正。上位者中立不倚,下位者就不會比附紛爭,和睦而恭順。上位者有偏愛,下位者就相爭,上位者有私心,下位者就結黨。結黨害政,政治敗壞就無法選拔合格的官吏。沒有合格的官吏,基層治理缺失,民眾就會變得乖張頑劣,犯上作亂。所以,關鍵要選拔好合格官員,並申明法令教化,這樣頑劣之民才會安分順服。居上位者不明教化,居下位者不思恭順,社會就會變得無恥;恣意妄為,愚昧自誇,人們就會喪失智慧。
謹遵君王教誨,建立規章制度指導大小一切事務,以防備天災和外敵。協調父、母、妻三族利益,鞏固四鄰援國關係,規範徵兵秩序,開展戰備演練和思想教育。依山川地勢而設立軍事據點,開通水陸要道並確保舟車暢通,以鞏固國防。士大夫不得違反禁令插手工商業,商業經濟不發達,百工技藝不精巧,農夫耕作不盡力,就不能實現社會太平。士大夫的子弟不懂禮義,就不能培養好下一代。百工不聚族而居,就無法製作合格足量的器物供應官府。商人不分類經營,就會市場混亂,無法惠及民生。
敬慎於土地,一定要做好國土測繪勘察。全面統計山水林田等自然資源的分佈和數量,並辨明其優劣,評估其資源稟賦。挖溝築壩促生產,不違農時保豐收。根據土地肥沃與便利程度劃分等級,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並徵收對應等級的賦稅。採取的措施恰到好處,貼合農務實際,人們欣然遵從。
敬慎於財用,一定要愛惜利用。百工加工材料製作器物,商人交易物資互通有無。對鳥獸魚鱉等百物的消費和利用,要順應時令規律,不可暴殄天物。愛惜節省,用度不可過分。沼澤之地不可隨意縱火,原野之上不得亂砍濫伐,牛羊沒有成年不准宰殺。激勵百工製作器物用品,但不苛求精細完美,美觀度不能妨礙實用性。在財物的利用上,要以謹慎為原則,全力做好各項籌備工作,從容應對超常用度。內政厲行節儉以利益國民,外交大度疏財以懷柔遠人,他國的民眾嚮往歸附,本國的百姓安居樂業。
為政要居安思危,做事要慎終如始,在開始之際預謀其結局,經營當下時不忘籌備長遠,威德遠播鄰國時不忘反躬固本,功成名就時不忘繼續向前開拓,做到這些才能稱作懂得防備。大家千萬不要違背這些重要訓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