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中國已經是統治權集中的大一統國家(三)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發布時間: 2023-06-06

經義:

成王即位大典透露出三代政治制度的諸多細節,說明早到堯舜時期,最晚到夏商周三代,中國已經是統治權集中的大一統國家,三代的封建諸侯與西歐中世紀統治權分裂和分散的封建主義(feudalism)迥然有別。儘管三代中央政權具有盟主的特點,但諸侯為臣,不能自治、各自為政,中央政令實際可直接下達到地方。

即位大典中,王在應門之內召見天下眾諸侯。諸侯們統一服飾,太保召公率領西方諸侯進入應門站在左側,畢公率領東方的諸侯進入應門站在右側,說明《禮記·王制》中描述的天下諸侯被分成左右兩大部分,歸天子中兩位“上公”管理有其現實背景。三代時,天下當已有了類似後世不同級別政府的組織形態。據《禮記·王制》,千里見方的王畿以外的各個州,每州設一長,稱為方伯。一州之中,五個諸侯國為一屬,設一屬長;十個諸侯國為一連,設一連帥;三十個諸侯國為一卒,設一卒正;二百一十個諸侯國為一州,設一方伯。八州有八個方伯,五十六個卒正,一百六十個連帥,三百三十六個屬長。八個方伯各人統轄自己州內的諸侯而又受天子的二老(天子三公中有德者)統領。二公分管左右各四州,稱做二伯。“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各以其屬,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

地方諸侯的自治權很小,它直接接受王室的統治。《禮記·王制》記載,大的諸侯國設有三卿,都是由天子直接任命,另設五個下大夫,二十七個上士;中等諸侯國的三卿,其中兩個是由天子直接任命的,一個是國君任命的,另設五個下大夫,二十七個上士;小諸侯國的有三卿,其中一個是由天子直接任命的,其餘二個是國君任命的,另設五個下大夫,二十七個上士。

同時,天子用巡守、選舉等制度,對各級諸侯的治理情況進行考核,獎善懲惡,這與秦漢以後針對各級行政官員的考績沒有本質區別。天子每隔五年出外巡察一次。命令當地諸侯國掌管音樂的太師進呈民歌民謠,用以考察當地人民的風化習俗。命令管理市場的官員呈上物價,瞭解人民喜愛和嫌棄的物品,如果民風不正,人民喜歡的就是邪辟之物。命令掌管禮典的官員,校訂曆法以及各項禮樂制度。如果山川及各種神靈沒有全部祭祀就是不敬,有不敬的國君就被削減封地。宗廟排列和祭祀不按順序就是不孝,有不孝的國君就被降低爵位。隨便改換禮樂就是不服從,有不服從的國君就要被流放驅逐。擅自變革制度服飾就是反叛,有反叛的國君就要被討伐。對人民有功德的國君,就給他加封土地或晉升爵位。《禮記·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命市納賈,以觀民之所好惡,志淫好辟。命典禮,考時月,定日,同律,禮樂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祇有不舉者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廟有不順者為不孝,不孝者君絀以爵;變禮易樂者為不從,不從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為畔,畔者君討;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

西漢伏生用上述獎懲制度解釋《尚書·堯典》中的“五載一巡守,群後四朝。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皮錫瑞:《尚書大傳疏證·卷一》,中華書局2022年版,第24頁。)

典禮上太保召公和芮伯指出成王治理天下賞罰適當,成就了王業。“畢協賞罰,戡定厥功”,由此我們能看到周人對考績制度的重視。

西方受基督教原罪觀念和性惡論的影響,社會治理重罰輕賞。先賢視賞罰為社會治理的兩個重要方面(《韓非子》稱之為“二柄”),後來賞罰並重成為中國古典政治的重要特色。

經文:

王麻冕黼裳由賓階隮卿士邦君麻冕蟻裳入即位。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階隮。太史秉書,由賓階隮,禦王冊命。曰:“皇后憑玉幾道揚末命命汝嗣訓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揚文、武之光訓。”王再拜,,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

乃受同瑁王三宿三祭三吒上宗曰饗太保受同,降,以異同秉璋以酢授宗人同。王答拜。太保受同,祭,,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降。諸侯出廟門

王出在應門之內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畢公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皆布乘黃朱賓稱奉圭兼幣曰:“一二臣衛敢執壤奠。”皆再拜稽首。王義嗣德答拜

太保暨芮伯咸進相揖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惟周文武誕受羑若克恤西土惟新陟王畢協賞罰戡定厥功用敷遺後人休。今王敬之哉。張惶六師無壞我高祖寡命。”

王若曰:“庶邦侯甸男衛,予一人釗報誥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務咎厎至齊,信昭明於天下。則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保王家,用命於上帝。皇天用訓厥道付畀四方乃命建侯樹屏我後之人。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顧爾先公之臣服於先王。雖爾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用奉恤厥若無遺鞠子羞!”

群公既皆聽命,相楫,趨出。王釋冕喪服

語譯:

王戴著麻制的禮冠,穿著繡有斧形花紋的禮服,從西階上來。卿士和眾諸侯戴著麻制的禮冠,穿著黑色禮服,進入中庭,各人站在規定的位置上。太保、太史、太宗都戴著麻制的禮冠,穿著紅色禮服。太保捧著大圭,太宗捧著酒杯和瑁,從東階上來。太史手捧策書,從西階走上,進獻策書給康王。太史說:“成王是靠著玉幾,宣佈其臨終遺命。他命令您依據文王武王的遺命,繼承天子之位,治理領導周國,要求您遵守大法來治理天下,以發揚光大文王、武王的光輝思想和偉大事業。”康王對手持冊書的太史行禮兩次,然後平身,回答說:“我雖然年輕且能力有限,但為了祖先的希望和天命,會盡力治理好天下和諧萬邦。”

康王接過酒杯和瑁。前進三次,以酒灑地三次,退行三次。太宗說:“請喝酒!”王喝酒後,太保接過酒杯,走下堂,洗手,又登上堂。用另外一種稱作璋瓚的酒杯自斟自飲向康王表示尊敬,因為此時康王已經正式成為天子。太保然後把酒杯交給祭祀人員,對王下拜行禮,王回拜。太保又從宗人那裏接過酒杯,祭酒,嘗酒,奠酒,然後把酒杯交給宗人,再次對剛剛即位的天子行禮。天子對太保回禮,太保走下堂,康王登基之禮結束。諸侯卿士們都走出祖廟大門口,恭候康王第一次以天子身份視朝召見。

王走出祖廟,來到應門之內,準備召見天下眾諸侯。太保召公率領西方諸侯進入應門,站在左側,畢公率領東方的諸侯進入應門,站在右側。他們都穿著繡有花紋的禮服和黃朱色的韨。主持召見之禮的官員傳呼進獻命圭和貢物,諸侯走上前說:“我們這些四方的守護之臣,斗膽將封地的特產寶物獻給天子。”諸侯都再拜叩頭。康王登上臺階對眾諸侯行禮答謝。

眾諸侯與天子行禮之後,太保召公和芮伯同時向前相互行禮,然後二人又向周康王行禮,他們向周康王說:“我們誠惶誠恐,斗膽向您彙報我們的想法,上天讓殷商滅亡,最終周文王、周武王莊嚴地承擔起天命,他們能夠關懷團結關中民眾,滅商建周。之後周成王治理天下,賞罰適當合宜。他成就了本應成就的功業,在文王、武王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周朝的發展。三代先王的成功治理讓後人安享幸福生活。您現在已即天子之位,要敬畏三代先王開創的偉大事業呀。當務之急是整頓壯大天子直接指揮的軍隊,包括成週六師和宗週六師。不要讓先王開創的事業走下坡路。”

因為眾諸侯和官員的支持和擁戴,周康王順利即位,他對朝拜的群臣說:“各位諸侯,你們擁護我即位,並且提出很好的建議,我也向你們表個態。從前我們的先王文王和武王重視禮樂教化,不像殷商那樣只重視刑罰,在文王武王的領導下,我國禮法制度已經大大完備,一切治理措施都符合時宜,先王的威信如同太陽普照天下。還有那些勇武的將士、忠貞的臣子,積極配合先王共同治理安定我們的國家。上天因此將治理天下的使命交給周朝。上天用治國大道引導著先王,將天下交給先王來治理。按照上天旨意,先王在全國各地分封諸侯,保衛中央,中央地方緊密團結,為我們守天下確立了堅實的基礎。現在同姓諸侯中的大國都能堅定地擁護中央,也能像你們的祖先支持先王一樣支持王室。這表明你們雖然遠離國都,散居各地,卻一直沒有忘記保衛中央和王室的使命。我希望你們時時刻刻維護中央和王室,不要讓我這個幼稚的年輕人犯下令先王和後代子孫蒙羞的錯誤。”

眾臣表示堅決服從康王的旨意,相互行禮,快步退下。康王脫下即位的禮服,返回側室,穿上喪服繼續為成王守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