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主張積極備戰(二)

作者: 翟玉忠 蔡青   發布時間: 2023-05-17

經義:

中華文明一以貫之的戰爭觀是反對侵略戰爭,即墨子提倡的“非攻”。

有人誤解非攻本義,認為非攻就是放棄一切形式的戰爭。恰恰相反,非攻要求國家積極備戰,全力消滅來犯之敵。墨子本人就是一位軍事專家,至今《墨子》中還保存有《備城門》《備高臨》《備梯》《備水》《備突》諸篇。

我們不能從現代西方“學說”和“主義”的角度理解聖賢思想。聖賢思想如藥,因病而施治,並沒有固定不變的答案或絕對主張。《老子·第三十四章》說:“大道氾兮,其可左右。”正確的路線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不能固執一端,不知權變。

孔子至聖,最善因材施教,對於弟子提出的同一個問題,他常常給出截然不同的答案。子路和冉有都問:“聽到應該做的事就馬上做嗎?”孔子告訴子路說:“有父兄在,怎麼能不問父兄馬上去做呢?”孔子告訴冉有卻說:“聽到就做。”公西華感到不解,問孔子同一個問題為何有不同的答案,孔子回答,冉求為人謙退,所以要鼓勵他;仲由好勇過人,所以要約束他。《論語·先進篇》:“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據《墨子·魯問》,墨子曾對他的弟子魏越說,如果一個國家致力於侵略他國、霸淩他國,就要對其講兼愛、非攻的道理,這叫“擇務而從事”,先擇要務去做,而不是空談某個主張。

墨子也不是單純主張防守,面對齊國對魯國的戰爭威脅,墨子從內政、外交等多方面告訴魯國國君全民動員、積極備戰。《墨子·魯問》記載:魯國國君問墨子:“我害怕齊國攻打我國,還可以解救嗎?”墨子說:“可以。從前三代聖王禹、湯、文、武,不過有百里見方的土地,他們樂於忠誠,實行仁義,最後取得了天下;三代暴王桀、紂、幽、厲,仇視抱怨百姓,施行暴政,終致滅亡。我希望您對上尊重上天、敬事鬼神,對下愛護、恩澤百姓。同時準備豐厚的禮物,辭令謙恭地遍交四鄰諸侯,尋求友邦支持。然後動員舉國之民抵禦齊國的侵略,這樣禍患就可以解救。“魯君謂子墨子曰:‘吾恐齊之攻我也,可救乎?’子墨子曰:‘可。昔者,三代之聖王禹、湯、文、武,百里之諸侯也,說(通“悅”——筆者注)忠行義,取天下;三代之暴王桀、紂、幽、厲,仇怨行暴,失天下。吾願主君之上者尊天事鬼,下者愛利百姓,厚為皮幣,卑辭令,亟遍禮四鄰諸侯,驅國而以事齊,患可救也。’”

若將非攻理解為停止戰爭的“寢兵”,如宋以後文官集團那樣長期堅持重文輕武,不積極備戰,只會導致國土淪喪。《管子·立政》所謂:“寢兵之說勝,則險阻不守。”《管子·立政九敗解》進一步解釋說,國君聽信廢止軍備的議論,群臣賓客便不敢講求軍事。那樣既不知國內的情況安定還是混亂,也不知國外諸侯是強大還是衰弱。結果城郭毀壞也無人築補;盔甲兵器破敗也無人修繕,各種國防設施就將被廢棄了。遠方的國土淪喪,邊境的戰士畏縮,百姓也將喪失禦敵鬥志。“人君唯毋聽寢兵,則群臣賓客莫敢言兵。然則內之不知國之冶亂,外之不知諸侯強弱,如是則城郭毀壞,莫之築補;甲弊兵凋,莫之修繕。如是則守圉之備毀矣,遼遠之地謀,邊竟之士修,百姓無圉敵之心。故曰,‘寢兵之說勝,則險阻不守。’”

本節所述積極備戰包括戰略決策、內政、軍政、戰爭經費籌集,戰略物資儲備等方方面面,是西周的總體戰思想,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經文:

一極惟事昌道,開蓄伐。伐有三穆、七信、一幹、二禦、三安、十二來。

三穆:一、絕靈破城;二、筮奇昌為;三、龜從惟凶

七信:一、仁之慎散;二、知之完巧;三、勇之精富;四、族之寡賄;五、商之淺資;六、農之少積;七、貴之爭寵

一幹:勝權輿

二禦:一、樹惠不瘱;二、既用茲憂

三安:一、定居安帑;二、貢貴得布;三、刑罪布財

十二來:一弓、二矢,歸射三輪、四輿,歸禦五鮑、六魚,歸蓄;七陶、八冶,歸灶;九柯、十匠,歸林;十一竹、十二葦,歸時

三穆、七信、一幹、二禦、三安、十二來,伐道咸布物無不落,落物取配,維有永究。急哉急哉,後失時。 

語譯:

為政不可走極端,不能犯大錯,實事求是探索強國之道,為征伐創造條件。對外征伐的條件有三穆、七信、一幹、二禦、三安、十二來。

三穆:一、實施攻城決戰重大軍事行動,關鍵靠人事的謀劃和準備,不必向鬼神請求指示和幫助;二、當占筮結果為凶時要警惕反省,好自為之;三、當龜卜結果為吉時要居安思危,慎終如始。

七信:一、號稱仁愛卻自私吝嗇,不願與有功將士分享利益;二、號稱智慧卻見識短淺,只會些投機取巧的小算計;三、號稱勇敢卻莽撞無畏,迷信武器和蠻力;四、軍隊物資短缺,後勤保障不力;五、商人們資金不充裕;六,農民們存糧不充足;七、權貴們只知爭寵上位,不理國事,政風衰敗。

一幹:謀定而動,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二禦:一、軍功激勵要真實有力,不打折扣;二、點將用兵要謹慎小心,軍紀約束。

三安:一、百姓安居樂業,就有了房屋稅收入;二,家族人丁興旺,就有了人口稅收入;三、允許以財物贖罪,就有了罰金贖款收入。

十二來:第一弓人、第二矢人,他們製作弓箭,由負責射擊的官員管理;第三輪人、第四輿人,他們製造戰車,由負責駕駛的官員管理;第五鮑人、第六魚人,他們捕撈生鮮水產、製作臘肉乾糧,由負責食物儲備的官員管理;第七陶人、第八冶人,他們製作陶具和兵器,由負責燒制的官員管理;第九柯人、第十匠人,他們伐木蓋房,由負責建築的官員管理;第十一竹人、第十二葦人,他們破竹削篾編織葦席,由負責器材倉儲的官員管理。

做到上述三穆、七信、一幹、二禦、三安、十二來,征伐的條件就全部具備了。擁有戰無不勝的強大實力,平時可威懾對手,戰時可擊敗強敵,這才是護國衛民的長久之道。強軍備戰是國之大事,時不再來,趕快行動起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