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數典忘祖,要“執古禦今”(二)

作者: 翟玉忠 蔡青   發布時間: 2023-02-07

經義:

《常訓》後一部分與《老子》第十四章存在著一定的關聯。

  老子》第十四章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本節則說:“始之以古,終之以古(古,當為“今”之誤——筆者注),行古志今,政之至也。政維今,法維古……允德以慎,慎微以始而敬終,終乃不困。”

  為什麼要“執古禦今”呢?這是因為人類本質上是“文化物種”,其演化的進程不僅是生物的演化,還包括文化演化,二者猶如DNA的雙螺旋結構,共同決定了一個族群的整體面貌。過去萬年來,人類積累了眾多寶貴的生產生活經驗,總結了諸多原則方法——從複雜的食物去毒技術到生死攸關的有關水源位置的古歌。

  現代科學能理解其中一些經驗原則的因果關係,有些還不能完全理解,但這些古代經驗原則(古之道)卻是一些族群生存不可或缺的。哈佛大學人類進化生物學系約瑟夫·亨裏奇 (Joseph Henrich)教授寫道:“一旦這些實用的技巧與經驗經過數代人的傳遞得到積累與提升後,自然選擇就會青睞那些更好的文化學習者——那些在不斷擴大的自適應系統中更有效地開發和利用可用資訊的人。在文化演進中產生的諸如取火、烹飪、切削工具、衣物、簡單的手勢語、投擲標槍及儲水容器等新產品或新技術成為遺傳上塑造我們思想與身體的主要選擇壓力的起源。這種遺傳與文化間的相互作用,或者我所謂的‘文化-遺傳的共同演進’,驅使著我們人類走向在自然界從未出現過的全新演化途徑,讓我們變成與其他物種截然不同的一種全新形式的動物。”(約瑟夫·亨裏奇:《人類成功統治地球的秘密》,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版,第12頁。)

  《老子》所說的“古之道”,即《常訓》論及的“法維古”之法,西漢大儒董仲舒所謂:“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以禹繼舜,舜繼堯,三聖相受而守一道。”(《漢書·董仲舒傳》)為何“古之道”具有超越時空的特點呢?因為這些路線合乎天地人倫(天)的基本法則,如同自然科學的定律一樣,在不同的環境和時代中都具有真理性,所以堯、舜、禹三代聖王都遵奉無違——它們是垂範萬世的大法。

  今天有人拋棄生生不息,持續發展五千年的中華治道,盲目學習西方不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這是買櫝還珠,數典忘祖!

  本節“慎微”,積善成德,積小善成大德的觀念影響深遠。“微”在《老子》中有濃厚抽象哲學意味。西漢嚴遵《老子指歸》解釋說:沒有形象的形象,但天地藉以產生,稱作夷;沒有聲音的聲音,但五音藉以開始,稱作希;沒有端緒的端緒,萬端藉以興起,稱作微。《老子指歸·視之不見篇》:“無形之形,天地以生,謂之夷;無聲之聲,五音以始,謂之希;無緒之緒,萬端以起,謂之微。”

  但在漢代諸子那裏,“微”同本文一樣,有事物的萌芽,細小處的意思。如果一個領導者對於事物的細小處、萌芽狀態放任自流,最終會成大禍,所以要“慎微”。西漢賈誼《新書·審微》:“當(當,通“倘”,倘若的意思——筆者注)夫輕始而傲微,則其流必至於大亂也,是故子民者謹焉。”《老子》第六十四章也說:“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另外西漢陸賈《新書》有《慎微》一篇,專講“允德以慎,慎微以始”的道理,開篇即說:“夫建大功於天下者,必先修於閨門之內。垂大名於萬世者,必先行之於纖微之事。”《新書·慎微》論述詳盡,可與《常訓》互參。

經文:

夫民群居而無選,為政以始之。始之以古,終之以古,行古志今,政之也。政維今,法維古。

頑貪以疑,疑意以兩平兩以參,參伍以權。權數以多,多難以允,允德以慎。慎微以始而敬終,終乃不困在坌,誘在王,民乃苟苟乃不明,哀樂不時,四征不顯,六極不服,八政不順,九德有奸,九奸不遷,萬物不至夫禮非哀不承,非樂不竟,民是乏生

□好惡有四征:喜、樂、憂、哀。動之以則,發之以文,成之以名,行之以化六極:命、醜、福、賞、禍、罰。六極不,八政和平。八政:夫妻、父子、兄弟、君臣。八政不逆,九德純恪。九德: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

  順言曰政,順政曰遂,遂偽曰奸。奸物在目,奸聲在耳,耳目有疑言有樞,樞動有私私意無等,萬民無法□□在赦,□複在古。古者,明王奉法以明幽,幽王奉幽以廢法。奉則一也,而績功不同。明王是以敬微而順分

語譯:

群龍無首,民眾將失其所守,英明的君王於是出來主政教化。為政之道,要始於初心和歷史經驗,落實於社會現實,慎終追遠古為今用。在恪守先王之道的基礎上因革損益守正創新,解決好當下的問題,這才是最好的政治。法規政令須與時俱進,制度精神要一脈相承。

民眾不講道德,貪得無厭,是因為疑惑於善惡而生偏頗。君王要仔細參詳權衡,調教民眾,使之歸於平衡中正。權衡要通盤考慮,反復思量,使判斷精准措施恰當。最後,執節中正,處事合宜離不開謹慎小心。為政治民,要慎字當頭,抓早抓小,始終如一,才可免於混亂被動。治理出現困境是因為民眾蒙昧無知,根本的誘因在於君王的昏憒,君王不行教化引導之責,民眾就會任性妄為,得過且過。民眾得過且過就不明好惡,不節好惡。如此則哀樂不合時,四征不彰顯,六極不奉行,八政不和順,九德有奸偽。不糾正九種背徳奸偽之行,人口、秩序、富足……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不會到來。哀樂是人情之大本,禮教之因循,禮非哀樂不能傳承發揚。民眾不遵禮義,哀樂不合時宜,就會損害生命,立身艱難。

  好惡表現為四種情緒:喜悅、歡樂、憂慮、悲哀。君王教導民眾的好惡之情,在內心萌動時合乎天道,在言行表達中不違人倫,天人內外都確定恰當的名稱規範,控名責實以移風易俗。六種準則是:天命、知恥、賜福、獎賞、降禍、刑罰。施行六種準則沒有過失,八種綱常就會和順平穩。八種綱常是:夫和妻柔、父慈子孝、兄友弟敬、君義臣忠。八種綱常和順不逆,九種品德就會完備不失。九種品德是:盡心竭力、誠信無偽、嚴肅認真、堅強不屈、溫和委婉、剛柔適中、堅定不移、中正無偏、奉天順勢。

  聖王遵天道,順民情,一言可德潤民心,可法安天下。然大惡似善,大偽似真。目睹淫巧之飾,耳聞靡靡之音,長此以往人會被外物所迷惑,大偽之言流行開來。之所以會生大偽之言,在於好惡被外物所轉,迷心逐物漸生偏私。去公立私,社會將失去等次秩序,民眾將失去法度。慎重為政從把握人情好惡的細微處入手,恢復法度要善於借鑒古人的經驗。古時候聖明的君王奉行法度以辨明奸偽,昏聵的君王則奉行奸偽而廢除法度。同樣有尊奉,治績卻有雲泥之別,為政治民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因此,聖明的君王恭敬誠懇,謹慎於人事的細節先兆,同時恪守自己的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