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政府要承擔教化民眾的責任(一)

作者: 翟玉忠 蔡青   發布時間: 2023-02-05

經義:

《逸周書》開頭三篇《度訓》《命訓》《常訓》,統稱“三《訓》”,《度訓》重在論法,《命訓》重在論命,《常訓》重在論性,“三《訓》”論性命與法度,義理貫通,內聖外王一以貫之,是全書的總綱。

王連龍先生寫道:“三《訓》居《逸周書》之首,述治政之法,開為王者立言之宗,主領全書之旨。《度訓》篇強調牧民要在制‘度’,行文始終貫之以立中思想。《命訓》篇從民之‘大命’、‘小命’等人性觀角度入手,闡述‘命’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常訓》篇關注民之‘習’、‘常’,主張因民之性而治之。三《訓》主旨各異,但相互聯繫緊密,宏觀上可成為一個整體。”(王連龍:《逸周書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頁。)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一個顯著的不同是:中國不存在排他性主導宗教(國教),靠超越宗教的禮義、禮樂法度維繫社會秩序,社會是世俗性的。教化不依賴宗教機構,而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中央政府既要承擔社會治理“君”的角色,又要承擔人倫教化“師”的角色。這種角色的雙重性決定了,性與命成為中國古典政治理論關注的基本問題,這與西方國家迥異,在西方文化中,性與命主要屬於宗教和哲學範疇。

  《常順》開篇即講如何根據人性的好惡,“因性施教”,達到教訓成俗,社會大治。其中特別重視四維之一廉恥“醜”的任用,認為“醜命(命,通“明”)生德”。

  《常順》前半部分與《中庸》有著內在聯繫,都是講因民之性——率性以施教,修德當從隱微、小處開始。

  《中庸》開篇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裏的“天命之謂性”對應“天有常性”,“率性之謂道”對應“不改可因,因在好惡”。《中庸》是說,出於天道,賦予人的稱為性。對惡勸勉,對善勸導才是人生正道,踐行正道教化人叫做教。合乎禮法的正道是不能片刻違背的,如果能片刻違背,就不稱之為道了,所以說君子在人所看不見的、聽不到的情境下始終要保持戒慎恐懼;在看不見的、聽不到的隱微處還能堅持善行、善念,所以君子要做好慎獨功夫,時時處處反省自己。

  “因性”、“率性”是關鍵,因為只有遵從本性,以春風化雨的方式施行教化,才能達到真正的教化目的——如果依靠強大的組織權威和先進的科技力量,強制推行,是有違文治基本規律的。這一點需要我們特別注意。

  東漢王充有《論衡·率性篇》,專講人性有善有惡,惡的可以通過教育、勸告、引導,使之向善。無論在家為父還是在外作領導,都有教化人的責任,使孩子或臣下遠離惡行的影響,逐步向善。無論是由善向惡,還是由惡向善,時間久了,都會習慣成自然,變得如天生本性一樣。“論人之性,定有善有惡。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惡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為善。凡人君父,審觀臣子之性,善則養育勸率,無令近惡;近惡則輔保禁防,令漸於善。善漸於惡,惡化於善,成為性行。”

  教化如此重要,所以才有楊朱怕走岔路而哭泣,墨子看到染絲就很傷感,這是擔心一旦離開了正道或本色,就不能再恢復。因為人的本性,善能變成惡的,惡也能變成善的,就如走路和染絲一樣。《論衡·率性篇》:“是故楊子哭歧道,墨子哭練絲也,蓋傷離本,不可複變也。人之性,善可變為惡,惡可變為善,猶此類也。”

  人性有善有惡,楚簡《性自命出》說:“好惡,性也”,“善不善,性也”。善惡可因教化習染而改變。清代學者唐大沛認為:“此篇首言常性,即性善之旨。惟習染不同,遂區善惡,故明王立政,使民變其不善之習而習於善。”(黃懷信等:《逸周書匯校集注》(修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頁。)他顯然受孟子和宋明理學的影響,以性善論解釋《逸周書》的人性觀,所以顯得文不對題。

經文:

天有常性,人有常。順在可變,性在不改。不改可,因在好惡。好惡生變,變習生常。常則生醜,醜命生德。明王於是生政以正之。

民生而有習,有常。以習為常,以常為民若生於中,習常為常。夫習之為常,自血氣始。明王自血氣耳目之習以明之醜,醜明乃樂義,樂義乃至上,上賢而不窮。哀樂不,民知其至,而至於子孫,民乃有古。古者因民以順民。

語譯:

有好、有惡的本性,人人都有,那是上天賦予的。舉止自然日用不覺,人人都會,那是環境促成的。順勢而為人是可以改變的,儘管天賦本性無法改變。人的本性不可以改變,只可以因循,因循什麼?因循人的好惡——有好、有惡的本性雖然無法改變,但好惡的對象及程度則可以改變,這種變化一旦穩定,習慣就會成為常態。人有了固定不變的好習慣,就會生起羞恥心,人人知恥自尊,就產生了道德。英明的君王因此設立政教,端正民眾行為,培育良好風俗。

民眾生來就有習慣、有常行,如果能夠以習慣為常行,並不斷順應這種常行,久而久之,行為如同發自內心,渾然天成,這是以將外在習慣轉化內在習性的道理。日常習慣對後天習性潛移默化的影響,生來就開始了。因此,英明的君王自從人有生命情感、有耳目五官活動,習慣養成之初,便教化民眾知恥。民眾知恥就會喜好道義,喜好道義就會努力向上,崇德尚賢,精進不懈。悲哀有節,歡樂有度,哀樂都不太過分,知節制懂分寸,好惡的道理都能把握。這樣良好的教化世代相傳,百姓明理向善,哀樂有節,如有古人遺風。所以上古治世,聖王因勢利導,因人施教,民眾明德知恥,從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