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先哲早就發現了人類演進的奧秘——群體合作(三)

作者: 翟玉忠 蔡青   發布時間: 2023-01-05

經義:

進化人類學的研究表明,人類之所以能從動物界勝出,併發展出高度複雜的文明形態,關鍵在於合作。在《逸周書》寫定的時代,西元前最後一千年的後半葉,歐亞大陸出現了人口以千萬計的龐大政治共同體,波斯帝國、羅馬帝國,漢王朝……後二者在巔峰時期人口規模增長到五、六千萬,這是我們人類社會超越群居動物的重要節點,因為任何群居動物在個體規模和複雜性方面都不曾達到如此程度。

人類社會內部,合作能力是一個群體存在下去的關鍵,那些小型社會常常讓位於合作性更強的大型社會——這是人類演進的典型特徵。美國康涅狄格大學進化人類學家彼得•圖爾欽(Peter Turchin)寫道:“人們必須創造一些機制來使他們與陌生人進行合作。他們合作得越好,繼續在這種合作遊戲中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就越大。實際上,當小型社會由於與大型社會的競爭而被淘汰時,那些合作性不強的大型社會也在臣服於合作性更強的大型社會。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探索和錯誤,而且有很多死胡同,但這就是演進的典型特徵。”(彼得•圖爾欽:《超級社會:一萬年來人類的競爭與合作之》,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52頁。)

中國先哲早就發現了人類演進的核心奧秘——群體合作。荀子認為,人與禽獸最大的區別在於懂得禮義,節制自己,努力做到事事合宜(義)。懂得禮義,才能實現社會分工,實現社會分工群體才能合作,這是人勝過動物的地方。他雄辯地論證說:水火有氣卻沒有生機,草木有生機卻沒有知覺,禽獸有知覺卻不講禮義;人有氣、有生機、有知覺,且講禮義,所以人是天下最可寶貴的。人的力氣不如牛,奔跑不如馬,牛馬卻被人役使,為何?因為人能結合成社會群體,而牛馬不能結合成社會群體。人為何能結合成社會群體?因為有各種社會名位職分。名位職分為什麼能實行?因為有禮義。所以,根據禮義確定了名分,人們就能和睦協調;和睦協調就能團結一致; 團結一致力量就大;力量大了就強盛;強盛了就能戰勝外物……人活著不能沒有社會群體,但結合成社會群體而沒有社會名位職分的限制就會發生爭奪,一發生爭奪就會產生動亂,一產生動亂就會離心離德,離心離德就會使力量削弱,力量弱了就不能勝過外物,所以也就不能安居樂業了。這就是說人不能片刻捨棄禮義。《荀子•王制》:“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 曰:義。故義以分則和,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故人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離,離則弱,弱則不能勝物,故宮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頃舍禮義之謂也。”

荀子認為,國家元首就是善於把人組織成合作群體的人。他說:“君者,善群也。”(《荀子•王制》)“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荀子•君道》)

本節講如何抑制競爭,團結民眾?最終要落實到按照中道制禮作樂,與百姓同心同德,愛民、利民、養民、教民。這樣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眾志成城。《荀子•君道》說:“故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民不親不愛,而求其為己用、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為己用、不為己死,而求兵之勁、城之固,不可得也。”

《逸周書•度訓》強調教化,認為“賞多罰少”是教化成功的關鍵——在和平的年代似乎更應重視物質和精神的激勵作用。

經文:

夫力竟非眾不克,眾非和不聚,和非中不立,中非禮不禮非樂不履。明王是以無樂非人,無哀非人,人是以眾。人眾,賞多罰少,政之美也。罰多賞少,政之惡也。罰多則困,賞少則乏乏、困無醜,教乃不至。是以明主明醜以長子孫。子孫習服,鳥獸仁德;土宜天時,百物行治治之初□初哉治化則順。是故無順非長幼成而義生曰順極

語譯:

抑制蠻力競爭離不開廣泛動員團結民眾,民眾團結離不開社會和諧穩定,社會和諧穩定離不開建中立極,建中立極離不開禮制調節,踐行禮制離不開音樂教化。所以,聖明的君王沒有什麼快樂不是為了民眾,也沒有什麼悲哀不是為了民眾,其人民因而越聚越多。土地上的人口已頗具規模,對民眾賞賜多而處罰少,就是善政;相反,對民眾處罰多而賞賜少,則是惡政。處罰多百姓就窮困,賞賜少百姓就疲遝偷懶。民眾疲遝而窮困,就會渙散不相統屬,君王的教化便無法施行。因此之故,聖明的君王彰明名位職分差異以教誨子孫,這種高明的教化合乎天地法則,子孫如沐春風,恩及飛禽走獸,土地剛柔燥濕合宜,氣候陰陽寒暑得時,萬物均各得其宜。為政治民,若能首先勸勉百姓,那麼治理教化就會很順利。總之,政通人和在於勸導勉勵百姓。勸勉工作要從小抓起,教育他們安分守己服務社會,這樣才合乎為政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