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發布時間: 2022-11-22
經義:
周公才兼文武,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還是一位偉大的戰略家。他明確認識到建新都于成周洛邑的重大意義,對周成王說:在居天下之中的洛邑建都治理四方,便利的交通會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實現天下太平,這是您作為天子的最大功績之一。“自時中乂,萬邦咸休,惟王有成績。”
可以說,興建洛邑是周初建中立極,打造政治重心,穩定天下的大戰略。我們讀西漢賈誼的《新書•壹通》《新書•屬遠》等篇就會清楚,秦漢政治重心在關中,離山東諸侯過遠,山東諸侯形成對政權穩定的潛在長期威脅。賈誼甚至認為將貢賦遠道運往關中地區,百姓疲敝,是陳勝一起事天下風從的原因。
成周洛邑與宗周豐鎬兩都實際是連成一體的軸心,周人因此構建君臨天下的樞紐。《漢書•地理志》云:“初洛邑與宗周通封畿,東西長,南北短,短長相覆千里。”游喚民教授寫道:“東西兩大都緊密連接,西部宗周與東部成周同屬西周的政治中心,但其性質與地位尚有所不同,宗周以祭祀為主,重在‘簋豆之事’,而成周以戎為主,重在‘軍旅之事’……然而在具體的政治作用上(指西周王朝建立後),成周卻比宗周重要得多。因為成周地處天下的中心,便於加強對四方諸侯及周圍戎狄部族的管轄。”(遊喚民:《周公大傳》,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頁)
如果我們放眼世界,就能看到,三千多年前周人以成周-宗周為軸心建立起中央集權,是怎樣偉大的政治成就。
現代國家的重要特徵是中央集權的官僚體制,中央掌握政治、軍事、外交、財政等重要國家權力;相對于中國,現代西方的中央集權形式仍欠完備,因為多黨競爭使中央政府的政策不具有連續性,難以形成穩定的政治重心。試看今日之美國,激烈的黨爭已經造成社會嚴重分裂。
而中國式中央集權重視“建中立極”,其軍事、外交、財政、學術、教育等方方面面服務於中央政府,中央政府通過吸納社會各階層精英建立起穩固的政治中心——這是中國數千年來社會秩序相對穩定的根本原因,也是東亞世界維繫持久和平的根本原因。
從歷史上看,西方社會在中世紀王國甚至都沒有現代意義上的首都,那時只有“旅行君主”或“巡視君主”,君主和朝臣在各個地方巡視,巡視到哪裡就在哪裡就食,哪裡就是中央政府。直到16世紀中葉,西班牙的宮廷和官僚機構依然隨國王在各個城市之間遊走。
黃豔紅教授寫道:“在政治觀念方面,中世紀文明十分粗糙,人們在觀念上難以感知抽象的權威,首領如果不親自現身、其本人若不到場便無法贏得服從。卡佩(卡佩王朝,987-1328年——筆者注)早期的國王帶著小宮廷穿行在其領地上,因為‘只有在君主親自出現的地方,其統治權才有效。’這種狀態維繫了很長時間,直到路易十四(1638-1715年——筆者注)修建凡爾賽時,法國國王才算最終定居下來。”(黃豔紅:《中世紀法國的空間與邊界》, 載《世界歷史》2016年第3期)
西方人近代以前並沒有穩定的中央政府,而我們“建立中極”(《尚書•洪范》“皇極”)的觀念在大禹時代就已得到完整闡述——中國人在政治領域的早熟和智慧,讓人歎為觀止!
經文:
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
“
戊辰,王在新邑
周公行禮後說:“因為您年幼,我承擔治理先祖文王從上天那裡接受下來的民眾的任務,光大武王的遺訓大法。這次你親自來洛邑視察,說明這裡已是另一個政治中心了。以洛邑為政治中心極有利於鎮守東方,管理殷商遺民。洛邑居中原,也有利於對四方諸侯的領導。治理好殷商遺民,強化對四方諸侯的領導,是需要做好的首要工作。我以前說過,如果以天下之中洛邑為都城治理全國,因為交通便利會提高治理能力,天下太平,這是您作為天子的最大功績之一。我與眾卿大夫、執掌政務的百官們會努力鞏固先王開創的偉大事業,盡力滿足民眾的願望,始終堅持以誠信為先。只要按照我和你協商好的原則方法治理,我們就能把文王武王的事業推向新高度。
“您派遣使臣前來殷商故地慰問臣民,又送來兩卣黑黍釀造的香酒犒勞我,提醒我要用莊嚴的禮儀和最好的貢品隆重祭祀。我不敢遲疑,馬上以禋禮祭祀文王、武王。你宅心仁厚,身心狀態肯定健康,民眾會長久地享受你治理的福澤,我們真誠地祝福你長壽。你使得殷商故地民眾永遠支持擁護我們,他們會像故有周民一樣感恩天子的功德。”
這年年底戊辰這一天,成王在新都洛邑以烝祭之禮祭祀先王,各以一頭紅牛為犧牲祭祀文王和武王。周成王命令作冊逸宣讀禱告神靈的冊文,將周公留守洛邑的事報告文王和武王。成王與前來助祭的諸侯共同來到太廟,殺牲燎祭先王。成王走進太室,舉行以酒灌地求神降臨的大禮。禮畢,成王命令周公繼續留守洛邑。從周公攝政到完成營建洛邑工程並留守洛邑,期間共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