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千年前的洛邑,觀天下一統的盛典(三)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發布時間: 2022-11-22

經義:

列寧說過:“統一,這是偉大的事業和偉大的口號!”(列寧:《統一》,載1914年4月12日《真理之路報》)

人類對統一的追求符合世界歷史演進的一般規律。過去一萬年來,開展合作的群體規模越來越大,社會共同體(政體)的人口數量不斷攀升。農業革命以前,人類普遍處於狩獵採集狀態,一個社會通常只有幾十人,幾百人。但隨著定居村落的產生,單位土地食物產出的增加,人口規模不斷擴大,至西元前一千年,已出現人口達五六千萬的王朝。在進化人類學家看來,這是人類在社會複雜性方面超越動物的關鍵節點。

牛津大學人類學家彼得•圖爾欽(Peter Turchin)寫道:“在西元前的最後一千年裡,我們看到了首批巨大帝國的出現……古羅馬帝國的人口和中國漢王朝統治下的人口在巔峰時期都增長到5千萬至6千萬。這就是我們人類社會超過群居昆蟲的節點。在過去兩千年裡,沒有任何地方的動物能夠在規模大小和複雜性方面與人類社會競爭。”(彼得•圖爾欽:《超級社會:一萬年來人類的競爭與合作之路》,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22頁。)

中國先賢早就注意到多元共存、族群間合作的重要性,認為政治成功的重要尺規就是“平天下”,將眼界所及族群(天下)納入同一政治共同體——天下為公,統一大同成為中國人千年不變的價值理想。

洛邑初步建成後,天下大安,周公還政成王,周王朝召集天下一千七百多大小諸侯到洛邑,舉行盛大典禮,重新頒佈王權的重要象徵曆法,並制定了新的禮儀制度——它向天下宣告了周王朝中央政府的無上權威!

關於此次盛典,《孝經•聖治章第九》等古籍有記載,但語焉不詳。比如《漢書•王莽傳》只是說周公攝理政事,在城郊祭天時將始祖後稷配祀天帝,在明堂祭祀時以他的父親文王配祀天帝。四海之內都各按其職前來朝見,諸侯到者有一千八百之多。“周公居攝,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蓋諸侯千八百矣。”

西漢伏生《尚書大傳》對此事的記載卻極為詳細,從中我們能看到三千年前天下一統、“萬國衣冠拜冕旒(冕旒,miǎn liú,古代天子的禮帽和禮帽前後的玉串,這裡代指周天子——筆者注)”的盛況——嶄新的宗廟建築,豐富的犧牲,招展的旌旗,感動人心的雅樂,莊嚴宣告的政令,謙卑嚴肅朝見的眾諸侯……那是怎樣激動人心、四海一家的場面啊!《尚書大傳》解釋《洛誥》“乃汝其悉自教工”說:“當其效功也,于卜洛邑,營成周,改正朔,立宗廟,序祭祀,易犧牲,制禮樂,一統天下,合和四海而致諸侯,皆莫不衣紳端冕以奉祭祀者,其下莫不自悉以奉其上者,其下莫不自悉以奉其祭祀者,此之謂也。盡其天下諸侯之志,而效天下諸侯之功也……太廟之中,繽乎其猶模繡也(這句是說太廟的裝飾可觀——筆者注)。天下諸侯之悉來,進受命于周公而退見文、武之屍(屍,古代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筆者注)者,千七百七十三諸侯,皆莫不磬折(磬折,意思是彎腰、表示謙恭——筆者注)玉音,金聲玉色,然後周公與升歌而弦文、武。諸侯在廟中者,伋然(伋然,急促變動貌——筆者注)淵其志,和其情,愀然若複見文武之身,然後曰:‘嗟子乎,此蓋吾先君文、武之風也夫’”

萬千往事如東流之水,湮沒于歷史長河,但有些事件卻在時空中永恆定格,成為不滅的星辰,指引後人前進的道路。周公居洛邑,制禮作樂,一平天下就是這樣……

經文:

王若曰:“公!保予衝子。公稱丕顯德以予小子揚文武烈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居惇宗將禮稱秩元祀,咸秩無文。惟公德明於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予衝子夙夜祀。”王曰:“公功棐迪,篤罔不若時。”

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辟于周,命公。四方亂未定,于宗禮亦未克敉公功迪將其後監我士師工誕保文武受民亂為四輔。”王曰:“公予往已以功肅將祗歡,公無哉!我惟無斁其康事,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

語譯:

周成王對周公說:“您竭盡全力輔助我這個年輕人,立下了赫赫功勳。您支持我繼承光大文王、武王開創的事業;您奉行上天的教誨,讓四方百姓和悅;您營建新都洛邑,組建新政治中心;您厚待同族,對天下諸侯待之以禮;您高規格祭祀文王,禮儀極為規範,有條不紊。您的功德光照天地,造福四方。您能權衡一切,英明地處理政務而無差錯,天下治理得很好,文武百官勤政為民。而我只要每天恭謹地祭祀天地祖先便萬事大吉了。”成王繼續對周公說:“此外您還急切熱情地教導我如何治理國家,您的教導我信從無違。”

成王接著對周公說:“我就要返回宗周鎬京,在那裡舉行即位親政大禮,您繼續留在洛邑。現在導致四方動盪的諸多問題還沒有解決,宗人主持演練的禮儀尚未完成,您要繼續負責這裡的政務,繼續統率眾官員,治理好文王、武王從商朝那裡接受下來的民眾,統領輔政大臣們。”成王繼續交代說:“您留下來吧,我就返回鎬京了,您要恭敬勤勉地處理好政務,不要自認為這樣很辛苦,因為我還年輕,治理能力和經驗不足,需要您在這裡主持政務。我也會不斷努力。只要您勤政不懈,天下民眾便可受福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