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融合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石(一)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發布時間: 2022-10-26

經義:

周人長期生活在西部邊陲,夏以後放棄農業,融入當地戎狄。直到文王的祖父古公亶(音dǎn)父,才開始有意識的改革戎狄風俗,建立起城邑國家,百姓愛戴,周由是興起。《史記•周本紀》上說:“古公亶父複修後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於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牧野之戰後,如何治理地處中原、人口眾多且文化發達的殷人成為生死攸關的大問題。周武王敏感地意識到,在西部宗周治理中原鞭長莫及,只有在今天洛陽附近營建新都才行。《史記•周本紀》說他“營周居於洛邑而後去”。

武王在世時營造工程肯定沒有完成,所以才有成王五年,《召誥》所述召公再度營建洛邑一事。洛邑作為副都規模很大,連代表王權的九鼎都遷到了這裡。

洛邑有重要的軍事、政治、經濟意義。後來它成為周朝重要的軍事、後勤基地,此地駐有“成周八師”,諸多針對東方蠻夷的戰爭都從這裡出征。更重要的是,通過將大量商人遷移到洛邑,實現了殷人與周人兩大族群的融合,促進了天下統一,奠定了周人八百年基業。

西漢伏生《尚書大傳》記載周公攝政的偉大功勳說:“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踐通“翦”,滅除——筆者注)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製作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這大體是正確的,據1963年出土於陝西寶雞的何尊銘文,“唯王初堙(遷)宅于成周……唯王五祀”,“營成周”確實是在成王五年,周公平定殷人的叛亂之後。

克殷之初,武王採取就地安置殷商遺民的政策,並派“三監”去監督,以為這樣就天下太平了;周公平息叛亂後,馬上調整策略,將殷人遷移到新建的洛邑,施行懷柔、任用、融合殷人的新政並獲得成功。從本節中我們也能看到,參與洛邑建設的也有大量殷人。

《逸周書•作雒解》明確記載:“俘殷獻民(獻民,士大夫——筆者注),遷於九裡。”晉孔晃注:“九裡,成周之地。”後世洛陽附近有地名“上商裡”,據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洛陽城東北有上商裡,殷之頑民所居處也。”考古學發現了殷人居成周洛邑的證據。1952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陽東郊挖掘了20座殷人墓葬,時間在西周早期,這些墓葬就屬於洛邑的殷人。

對於周公的遷移融合殷人政策及其對後世的影響,游喚民教授評價說:“殷貴族中除有少數頭頭居住在成周城之外,其餘大量的則遷至成周東郊,這和秦並六國遷天下富民十二萬於咸陽,把可能成為自己敵對勢力的放在自己眼皮底下以便監督的情況非常相似,與此同時,特別對殷貴族予以懷柔,利用,自此以後,不但未再見殷人有集體反叛的事情發生,而且化敵對勢力為助力,使之成為建設東都成周的一支力量,這說明周公所採取的這一措施是成功的。”(遊喚民:《周公大傳》,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頁。)

過去2000年的歷史實踐證明,族群融合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石。今天,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本身就是不同族群文化、血緣融合的結果。狹隘的民族主義是短視的,不大可能有光明前景。長遠來看,推進世界上不同信仰、不同膚色的族群融合才是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正道!

經文:

惟二月既望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則至於

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來三月,惟丙午。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於洛,卜宅。厥既得卜,則經營。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於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

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於洛,則達觀于新邑營。越三日丁巳,用牲於,牛二。越翼日戊午,乃於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書,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

語譯:

周成王七年二月十六日,又過了六天,在乙未日這天,周成王早晨從鎬京出發,去往豐邑。豐邑是周文王所建,也是文王宗廟所在。成王此行是為興建洛邑之事告祭文王。

興建洛邑的主持人是召公,他比周公先到達洛地,勘察修建宮室宗廟的基地。三月初三,新月初露光輝,又過了三天,到戊申日的早晨,召公到達洛地。對選址進行問卜,得吉兆後便開始營造。在三天后的庚戌日,召公帶領眾多殷商遺民在洛水與黃河匯合處勘察各種建築的位置。五天以後的甲寅日,此項工作完成。

第二天乙卯日早晨,周公到達洛地,全面考查了新建城市的規劃和工地。第三天丁巳日,在南郊用兩頭牛祭祀天地。第四天戊午日,又在新邑立社祭祀土地神,犧牲是牛羊豬各一頭。

到達洛邑的第七天甲子日早晨,周公向廣大殷商遺民和眾諸侯們正式發佈營建洛邑的命令。眾殷商遺民接受命令,洛邑營建全面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