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書院四字銘:本、全、活、新

作者: 李曄   發布時間: 2022-09-17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經夏、商,至周蔚為大觀。

孔子“從周”,集中國文化之大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整理《六經》,以明“大一統”王道,奠定了中國二千餘年來學術的根基與方向。

孔門之學,可以概括為德行科、政事科、文學科、言語科“四科”——它修齊治平,內聖外王,培養德才兼備之通才、全才。

一陰一陽之謂道,不可偏倚。正如《尚書•洪范》言:“無偏無党,王道蕩蕩;無党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國家治理,當遵循先王正道,“建中立極”,平衡四方,如此方能國泰民安,繁榮富強。

內聖外王,修齊治平,始自《六經》。

21世紀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危與機並存。當此之時,須有一符合人類根本安寧幸福之道的文化思想燈塔指引方向。回歸中華民族智慧,提振文化自信,求真務實,建功立業——於是,大《六經》工程啟動,六經書院應運而生!

究《六經》歷久彌新之義,可概括為本、全、活、新四字——即此六經書院四字銘。


“本”第一

《六經》是中華文化精神之本源;經學是中國人安心立命、治國安邦之基石;經學乃天地人三才之大學問,將為人類帶來美好明天。

一、《六經》是中華文化精神之本源

《六經》之學可謂一切學問的源頭,也是我們之所以對中華文化高度自信的源頭。其既是中國後世文化的主要淵源所在,也是先秦諸子學說淵藪所在。

孔子繼承西周王官學,刪詩書、定禮樂、興教育、正人心。他整理《六經》傳之後世,其後的百家之學也都受惠于孔氏及其所傳諸經。荀子繼孔子之後,聚萬流於一體,融百家為一道,再傳《六經》,影響後世中國文化思想達兩千多年。

《六經》智慧,廣大悉備,體用具足;如源頭活水,滋養無窮。乃至現世諸多問題,仍需其指導思想及基本原則。深入六經內蘊及宗旨,對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完成在當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時代命題的必由之路。

二、經學是中國人安心立命、治國安邦之基石

中華文化原典《六經》是中華民族的命脈——中國人修身養性、安身立命的法寶,安邦治國、平定天下的基礎。

《詩》三百,曰思無邪,淨化人的心靈,陶冶美好情操。《書》為治國理政重要文獻,蘊涵著豐富深遠的政治倫理及實踐經驗。《禮》者,“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禮是社會治理的核心,人倫秩序的遵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克己復禮,天下歸仁。體現著能使人類社會實現和諧治理的理念和原則。《易》者,無思無為而能成德成事、利益天下,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之淵源。《樂》者,“以和邦國,以諧萬民”,其重要性如孔子所言“興於詩,立于禮,成于樂。”《春秋》者,借事明義,提倡賢人政治,闡明為政的道理在於先求自正;孔子著《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漢書•王吉傳》)期以王道思想和禮義大道一統天下,以使天下大治。

繼承《六經》精華,煥發其亙古不變的人文價值,繼往開來,必能為創造盛世中華提供巨大精神動力。

三、經學乃天地人三才之大學問,將為人類帶來美好明天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六經》所展示的中國文化精神,遵循天道,契合地道,弘揚人道,是華夏先民“參天地化育”的智慧結晶,是在洞察天地運行規律和人性基礎上建立的文化思想,更具有現代人所說的“普世意義”。

中國文化自古就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重大貢獻。《六經》思想不僅屬於中國,更屬於整個人類,不僅造福中國,更應造福整個人類,能為人類社會和諧安寧提供重要的啟示和方向指引。


“全”第二

天人合一,與天地合其德,謂之全;王道蕩蕩,允執厥中,協和萬邦,謂之全;德行、政事、言語、經學孔門四科,謂之全;研習《六經》,應用《六經》,光大《六經》,是謂全。

一、天人合一,與天地合其德,謂之全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之一,在《六經》中多有體現。

《禮記•禮運》:“人者,天地之心”。《易經•文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荀子宣導遵循天道的“禮”,以營造人世間的和諧。荀子《禮論》中說:“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時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萬物以昌,好惡以節,喜怒以當,以為下則順,以為上則明,萬變不亂,貳(貳,猶言違背——筆者注)之則喪也。禮豈不至矣哉!”

“天人合一”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自信擔當。遵循天道自然,發揮人的智慧價值,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最大限度發揮個人的智慧才能,造福於全人類,澤被於後世,此謂之全。

二、王道蕩蕩,允執厥中,協和萬邦,謂之全

四大文明古國,唯有中華民族上下古今一脈相承,五千年延綿不絕,其中關鍵,在於中華王道精神的沉澱與發揚。

王道即中道。因為“允執厥中”,故成其“全”。“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治理天下,要像天地日月一樣以無私中正之心,生養、光照萬物,才能實現天下和諧安寧、世界大同。

“全”還體現於“和”,以和為貴,協和萬邦。《尚書•堯典》記載堯帝的功績:“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協和萬邦的時代意義,就是中華文化宣導在國際間實現共建共用,共謀發展繁榮,共用和平安寧。

需要強調的是,提倡智慧的“和”,“止戈為武”,“能戰方能止戰”,“正義戰爭是最大的仁政”等光輝思想是中華民族和平理念的題中之義,這彰顯出中華民族智慧的圓融。

三、宣導德行、政事、言語、經學孔門四科兼修,謂之全

中國文化是智慧之學,是宇宙生命之大學問。孔子集中國文化之大成,其智慧蘊藏於《六經》之中,散佈于“孔門四科”——“孔門四科”成為戰國諸子學問的源頭活水。

欲恢復中國道統全貌,實有必要正本清源,回歸孔學的原本,這是弘揚“孔門四科”的意義所在。

“孔門四科”培養全科全能、德才兼備的內養外用通才,是謂“大儒”!

孔門弟子各具才能,以“四科”而言,德行如顏回、閔損;政事如冉求、仲由;言語如宰予、端木賜;文學如卜商、言偃等人才。

四科兼修,立功立德立言,成就的是如周公、孔子、荀子等這樣真正的大儒。

四、研習《六經》,應用《六經》,光大《六經》,是謂全

《荀子•勸學》:“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一顆純然無私無我的心,方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其“全”而“粹”,方“可大可久”。

《莊子•天下篇》:“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此是“全”的反面——迷途而不能合于智慧大道,不能合於《六經》及諸子精髓。

回歸大道,自《六經》始!還原《六經》作為中國文化源頭的本來面貌,此其時矣。

經者,大道之徑,傳承智慧以啟人心。

史者,大道之行,樹立明鑒以教民性。

經以史為致用,史以經為先導,經史合參,方能貫通中國文化命脈。

回歸經史一體的《六經》——研習《六經》,應用《六經》,光大《六經》,是謂全。

“活”第三

《六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六經》有著鮮活的生命力;好生之德,生生不息,謂之活。

一、《六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

《六經》作為中國思想文化之根,為中華文明興盛提供源頭活水。

孔子讚譽周代“鬱鬱乎文哉”,而《六經》智慧的滋養,正是周代之所以文明昌盛的基礎。

周公制禮作樂,周文王演《周易》,《詩經》記載的詩篇也是自西周初年開始。周代還設立史官,記載本朝的史事和文獻,並整理前代檔案。一種是編年史,現存最早的是春秋時期魯國編年史《春秋》;一種是文獻史,記載國家的號令、誓詞、談話紀要以及專題記事等,如《尚書》。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焉。孔子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

孔子追先王聖跡而整理《六經》,明王道,教弟子,出百家。從《六經》思想逐漸衍生出中華文化的參天大樹。

二、《六經》有著鮮活的生命力

中國文化是“活”的文化,《六經》精神與時俱進。道之為用,隨時應變,常變常新。

如《詩經》,時時處處顯現著鮮活的生命力,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情之真意之切,穿越千古,令讀者感同身受。孔子言:“詩言志”,“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論語•陽貨》)

通過詩三百,可知民情,觀民俗,為施政之參考。

《史記•孔子世家》:“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詩與樂交融,展現活潑潑的生命體驗與生命關懷,使命與責任皆蘊含其中。

詩有生命之美,如《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歌詠日月的恒與升,歌詠自然之美,體現的也是對生命的熱愛,對生命的謳歌。再如《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後來司馬遷引以讚歎孔子:“《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史記•孔子世家》)中國文化之美,縱有千言萬語,可意會而難傳也。

中華民族是詩的民族,詩的國度。“以詩治心、以文載道”。

孔子說:“入其國,其教也可知,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之教也。”(《禮記•經解》)“志之所至,詩亦至焉。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禮記•孔子閒居》)詩、禮、樂三位一體,則詩教至焉。

詩是打開心靈的窗戶,詩人敏銳體察到宇宙人性的秘密。詩心即道心,道與詩融為一體。

詩的教化,使人的生命鮮活而絢麗。

詩的教化,使《六經》更具鮮活生命力!

三、好生之德,生生不息,謂之活

先賢讚歎好生之德。《易經•繫辭傳》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大德,在於孕育生命,並維持其成長延續——中華民族是真正尊重生命的民族。

《周易•繫辭上》:“生生之謂易。”

《論語•顏淵》:“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葛洪《抱樸子•勤求》:“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

誠如《中庸》所言:“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中華民族效法天地精神,長養萬物,生生不息;本著至誠至敬之心,布禮義於天下,饗萬民以安樂。

“新”第四

開放包容的巨系統,變易、不易、簡易,謂之常新;富有而大業,日新而盛德,生生之謂易,謂之日新;革故鼎新,唯變所適,推陳出新,煥發生機,謂之變新;自省自新,自信自強,天天向上,持盈保泰,謂之更新。

一、開放包容的巨系統,變易、不易、簡易,謂之常新

《易經》的思想,以其變易、不易、簡易貫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著先哲對自然和人生規律探索的成果。

變易:宇宙事物是必變的,漸變而非突變,一切所謂突變,其實只是我們沒有覺察到其漸變,其內在的變化由來久矣。不易:一切的變化之中,同時包含恒常不變的規律;簡易:大道至簡,化繁為簡,《易》的智慧,可將宇宙間現象及人事,歸納為極簡單的道理。

深入中國文化的精髓之處,綜觀古聖先賢思想及他們智慧凝結的經典,可發現其所體現的變易、不易、簡易的本質:大道常在,萬變不離其宗;運用之妙,“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大道至簡,要言不煩,切中肯綮,直指人心。

二、富有而大業,日新而盛德,生生之謂易,謂之日新

《六經》之道廣大圓融,其思想常用常新。《易經》說:“日新之謂盛德。”日新又新,日日進步,就具足了盛明的德行,才能于人生事業立於不敗之地。

《易經》又說:“富有之謂大業”,中華治道歷來宣導領導者無私無我,讓天下得利,萬民富足安樂,才是自身真正的富有,才是真正日新、偉大的事業。

《易經•繫辭傳》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至誠無息,生化萬物。人當效法天地,不斷創新,永葆活力,利物濟世。此之謂日新。

三、革故鼎新,唯變所適,推陳出新,煥發生機,謂之變新

《易經》講變化之道。《易經•繫辭下》:“易之為書也,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所謂革故鼎新,“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想辦法突破落後的桎梏,是謂革。《乾•文言》講“乾道乃革”。《革》卦之後是《鼎》卦,“革故”而“鼎新”。“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事物是漸變的,量變累積日久,發生質變,受之以鼎,破舊立新。

“易”者,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者,周而復始,《複》卦“反復其道”,螺旋式上升發展。《序卦傳》提示事物之發展規律,依規律辦事,易成功。探尋規律的過程,亦複如是。於解決問題而言,把握時間與空間之變,再加上合適的方法,靈活應對,唯變達新,促成事物進步與發展,謂之變新。

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之寶藏,順應時代潮流及需要,古為今用,創新發展,賦予其新特色新價值新生命,謂之變新。

四、自省自新,自信自強,天天向上,持盈保泰,謂之更新

《大學》引湯之《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尚書•康誥》有“作新民”,《詩經•大雅•文王》有“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周代之“作新民”、“維新”的理念,與湯《盤銘》的“日新”精神一脈相承。

自省自新,自信自強。精神上的洗禮、品德上的修煉、行動上的精進,念茲在茲,這就是中國文化宣導的君子之行。《尚書•伊訓》:“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莊子•知北遊》講:“澡雪而精神”。《禮記•學記》:“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世界瞬息萬變,唯天道恒常。要學習天地仁德、大愛天下,“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如此,方可持盈保泰。

內修外用之功,內聖外王之道,要有一個入手處,根本要道在《六經》。學習體悟《六經》之深義,非僅是知識之積累,更要獲得“以應無窮”的智慧,走進中國文化精神深處。

值此六經書院啟幕之機,悟得《六經》本、全、活、新四字。野叟獻曝,求教於大方。

願同志攜手,砥礪前行,共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