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鬼神觀與終極關懷(二)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發布時間: 2022-08-22

經義:

《大誥》也是一篇戰前動員講話,用的是當時的口語——岐山一帶周人的方言,所以今人讀來特別難懂。不但先秦文獻中沒有被引用過,司馬遷寫《史記》時,也只提到了篇名。

《大誥》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其強烈的天帝鬼神觀念。據遊喚民先生統計,文中言及“天”“天命”“上帝”達二十次,言蔔達九次,言文王、武王共十三次。(遊喚民:《周公大傳》,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1頁。)周公一再強調,東征是上天的旨意,是鞏固上帝賦予文王、武王的天命。

中外諸多學者早就注意到,中國文化有明顯的世俗性。不似西方《聖經》,中國的經史中很少宗教神話色彩,盤古開天闢地這類神話,從未見諸正史。經史、乃至諸子百家都是以政治為中心的,即使祭祀,也顯示出維護社會秩序(禮)的現實需要;與西方人普遍膜拜上帝不同,中國人“上帝”“天”,非人君不能祭祀,那是皇權的象徵——北京的天壇就是明清皇帝祭天的地方。

章太炎先生認為導致這種差異的是中國廣土眾民,政治治理更為迫切之故。他說:“中國自古即薄於宗教思想,此因中國人都重視政治。周時諸學者已好談政治,差不多在任何書上都見他們政治的主張。這也是環境的關係:中國土地遼廣,統治的方法,急待研究,比不得歐西地小國多,沒感著困難。印度土地也大,但內部實分著許多小邦,所以他們的宗教易於發達。中國人多以全力著眼政治,所以對宗教很冷淡。”(章太炎:《國學十八篇》,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年版,第4頁。)

世俗性並不意味著中國人沒有鬼神觀念,沒有終極關懷。只不過這種鬼神觀念不似基督教那樣,認為存在唯一至上神,人生只活一世;終極觀念也不重視超驗的天堂、地獄及其具體圖景。

中國人的鬼神觀念和終極關懷有更多薩滿文化特徵,認為江河山川皆有靈性(神),人死後仍以鬼魂的形式存在,並能夠與人相感通(比如通過占卜)。人的終極目的是超越個體,通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化育萬物,與天地、鬼神和諧共生——這是一種“大人”的境界。

《禮記·祭法》說:“大凡生於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其萬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為什麼萬物死了叫折呢?因為它們沒有知覺;而人是有知覺的,所以人死後稱為鬼。《禮記·禮運》孔子論禮的重要意義:“是故夫禮必本於天,殽(殽,效法——筆者注)於地,列於鬼神。達於喪、祭、射、禦、冠、昏、朝、聘。故聖人以禮示之,故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東漢鄭玄注:“聖人則天之明,因地之利,取法度於鬼神以制禮,下教令也。既又祀之,盡其敬也,教民嚴(嚴,敬重——筆者注)上也。鬼者,精魂所歸,神者,引物而出,謂祖廟、山川、五祀之屬也。民知嚴上,則此禮達於下也。民知禮則易教。”

可見,“敬鬼神”是中華禮制的重要方面,但中國人“敬鬼神”不是為了上天堂,而是為了讓世人懂得尊敬長上,通達禮義,實現社會治理。

且“鬼神”只是道、氣的一種顯現,社會基本秩序禮的根本還在於太一(即大一),在於道。《禮記·禮運》說:“是故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就是說禮必定源於形成天地萬物的太一元氣,分別為天地,轉變為陰陽,變化為四時,顯示為鬼神之功。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人聚合了鬼神的精氣而生。《禮記·禮運》這樣定義萬物之靈的人:“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唐代孔穎達解釋說:“‘鬼神之會’者,鬼謂形體,神謂精靈。《祭義》云:‘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體精靈相會,然後物生,故‘鬼神之會’。”

總而言之,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鬼神只是道的一種顯現。形上的道,形下的禮才具有更高的人文價值,這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早期文明“以神為本”的巨大突破。對於此一偉大文明精神,《老子·第六十章》一言以蔽之:“以道蒞(蒞,對待,治理——筆者注)天下,其鬼不神!”

經文:

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禦事,曰:予得吉卜,予惟以爾庶邦於伐殷逋播臣。爾庶邦君越庶士、禦事罔不反,曰:‘艱大,民不靜。亦惟在王宮、邦君室,越予小子考翼,不可征。王不違卜?’

肆予沖人永思艱,曰:嗚呼!允蠢鰥寡,哀哉!予造天役遺大投艱於朕身越予沖人不卬自恤爾邦君,越爾多士、尹氏、禦事,予曰:‘無毖於恤,不可不成乃寧考圖功!’

!予惟小子,不敢上帝命。天於寧王,興我小邦周。寧王惟卜,用克綏受茲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嗚呼!天明畏弼我丕丕基!”

語譯:

“我知道目前意見還不統一,所以我要告訴各位友邦的諸侯、屬官們,占卜的結果是吉祥的,我要率領你們去討伐那些叛亂者。你們當中有人反對平叛,還羅列了不少說辭:‘一是周朝剛統一不久,殷商殘餘勢力很大,平定叛亂太難了;二是當前民心不穩;三是叛亂勢力也存在於周朝王室和諸侯國內,甚至牽涉到受人敬重的長輩……因此認為不能去平叛,希望違背占卜的結論,取消出征。’

“大家應立足長遠來看待當前的困難。我認為:如果興兵平叛,從現實角度說,確實會加重國家和人民的負擔,尤其是那些孤苦無依之人,下一步怎麼辦?確實糾結。然而從長遠的歷史高度來看,滅商是上天賦予的偉大使命,我們不應糾結於現實困難和個人安危。我多麼希望列位諸侯和屬官們安慰我說:‘不要為困難所嚇倒,大家都支持中央的平叛決定,我們絕不能讓文王開闢的偉大事業半途而廢。’

“作為三王的子孫,我不能荒廢上天交給祖先的使命。上天認可文王的能力德行,讓我們一個邊疆小國發展興旺起來。文王通過占卜勇挑上天滅商使命。現在上天要求你們諸侯及其屬官們沿著文王的道路繼續前行,況且我們通過占卜確認了上天的意圖。我們應敬畏天命,團結一致,將三王開闢的基業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