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2-08-07
【經】六年春,晉趙盾、衛孫免侵陳。
【左】六年春,晉、衛侵陳,陳即楚故也。
【公】趙盾弑君,此其複見何?親弑君者趙穿也。親弑君者趙穿,則曷為加之趙盾?不討賊也。何以謂之不討賊?晉史書賊曰“晉趙盾弑其君夷獆。”趙盾曰:“天乎無辜!吾不弑君,誰謂吾弑君者乎?”史曰:“爾為仁為義,人弑爾君,而複國不討賊,此非弑君如何?”趙盾之複國奈何?靈公為無道,使諸大夫皆內朝,然後處乎臺上,引彈而彈之,已趨而辟丸,是樂而已矣。趙盾已朝而出,與諸大夫立于朝,有人荷畚,自閨而出者。趙盾曰:“彼何也,夫畚曷為出乎閨?”呼之不至,曰:“子大夫也,欲視之則就而視之。”趙盾就而視之,則赫然死人也。趙盾曰:“是何也?”曰:“膳宰也,熊蹯不熟,公怒以鬥摯而殺之,支解將使我棄之。”趙盾曰:“嘻!”趨而入。靈公望見趙盾,愬而再拜。趙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趨而出,靈公心怍焉,欲殺之。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殺之,勇士入其大門,則無人門焉者;入其閨,則無人閨焉者;上其堂,則無人焉。俯而窺其戶,方食魚飧。勇士曰:“嘻!子誠仁人也!吾入子之大門,則無人焉;入子之閨,則無人焉;上子之堂,則無人焉;是子之易也。子為晉國重卿而食魚飧,是子之儉也。君將使我殺子,吾不忍殺子也。雖然,吾亦不可複見吾君矣。”遂刎頸而死。靈公聞之怒,滋欲殺之甚,眾莫可使往者。于是伏甲于宮中,召趙盾而食之。趙盾之車右祁彌明者,國之力士也,仡然從乎趙盾而入,放乎堂下而立。趙盾已食,靈公謂盾曰:“吾聞子之劍,蓋利劍也,子以示我,吾將觀焉。”趙盾起,將進劍,祁彌明自下呼之曰:“盾,食飽則出,何故拔劍于君所?”趙盾知之,躇階而走。靈公有周狗,謂之獒,呼獒而屬之,獒亦躇階而從之。祁彌明逆而踆(cūn)之,絕其頷。趙盾顧曰:“君之獒,不若臣之獒也!”然而宮中甲鼓而起,有起于甲中者,抱趙盾而乘之。趙盾顧曰:“吾何以得此于子?”曰:“子某時所食活我于暴桑下者也。”趙盾曰:“子名為誰?”曰:“吾君孰為介?子之乘矣,何問吾名?”趙盾驅而出,眾無留之者。趙穿緣民眾不說,起弑靈公,然後迎趙盾而入,與之立于朝,而立成公黑臀。
【穀】此帥師也,其不言帥師,何也?不正其敗前事,故不與帥師也。
【經】夏四月。
【左】夏,定王使子服求後于齊。
【經】秋八月,螽(zhōng)。
【左】秋,赤狄伐晉,圍懷及邢丘。晉侯欲伐之。中行桓子曰:“使疾其民,以盈其貫,將可殪(yì)也。《周書》曰:‘殪戎殷。’此類之謂也。”
【經】冬十月。
【左】冬,召桓公逆王后于齊。
楚人伐鄭,取成而還。
鄭公子曼滿與王子伯廖語,欲為卿。伯廖告人曰:“無德而貪,其在《周易》《豐》之《離》
,弗過之矣。”間一歲,鄭人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