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2-08-06
【經】十有五年春,季孫行父如晉。
【左】十五年春,季文子如晉,為單伯與子叔姬故也。
【經】三月,宋司馬華孫來盟。
【左】三月,宋華耦來盟,其官皆從之。書曰“宋司馬華孫”,貴之也。公與之宴,辭曰:“君之先臣督,得罪于宋殤公,名在諸侯之策。臣承其祀,其敢辱君,請承命于亞旅。”魯人以為敏。
【穀】司馬,官也。其以官稱,無君之辭也。來盟者何?前定也。不言及者,以國與之也。
【經】夏,曹伯來朝。
【左】夏,曹伯來朝,禮也。諸侯五年再相朝,以修王命,古之制也。
【經】齊人歸公孫敖之喪。
【左】齊人或為孟氏謀,曰:“魯,爾親也,飾棺置諸堂阜,魯必取之。”從之。卞人以告。惠叔猶毀以為請,立于朝以待命。許之,取而殯之。齊人送之。書曰:“齊人歸公孫敖之喪。”為孟氏,且國故也。葬視共仲。聲己不視,帷堂而哭。襄仲欲勿哭,惠伯曰:“喪,親之終也。雖不能始,善終可也。史佚有言曰:‘兄弟致美。’救乏、賀善、吊災、祭敬、喪哀,情雖不同,毋絕其愛,親之道也。子無失道,何怨於人?”襄仲說,帥兄弟以哭之。
他年,其二子來,孟獻子愛之,聞於國。或譖(zèn)之,曰:“將殺子。”獻子以告季文子。二子曰:“夫子以愛我聞,我以將殺子聞,不亦遠于禮乎?遠禮不如死。”一人門于句鼆(gōou měng),一人門于戾丘,皆死。
【公】何以不言來?內辭也。脅我而歸之,筍將而來也。
【經】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左】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禮也。日有食之,天子不舉,伐鼓于社,諸侯用幣于社,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訓民、事君,示有等威,古之道也。
【經】單伯至自齊。
【左】齊人許單伯請而赦之,使來致命。書曰:“單伯至自齊。”貴之也。
【穀】大夫執則致,致則名,此其不名,何也?天子之命大夫也。
【經】晉郤缺帥師伐蔡。戊申,入蔡。
【左】新城之盟,蔡人不與。晉郤缺以上軍、下軍伐蔡,曰:“君弱,不可以怠。”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還。凡勝國,曰滅之;獲大城焉,曰入之。
【公】入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至之日也。其日何?至之日也。
【經】秋,齊人侵我西鄙。
【左】秋,齊人侵我西鄙,故季文子告于晉。
【穀】其曰鄙,遠之也,其遠之何也?不以難介我國也。
【經】季孫行父如晉。
【經】冬十有一月,諸侯盟于扈。
【左】冬十一月,晉侯、宋公、衛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盟于扈,尋新城之盟,且謀伐齊也。齊人賂晉侯,故不克而還。于是有齊難,是以公不會。書曰:“諸侯盟于扈。”無能為故也。凡諸侯會,公不與,不書,諱君惡也。與而不書,後也。
【經】十有二月,齊人來歸子叔姬。齊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fú)。
【左】齊人來歸子叔姬,王故也。
齊侯侵我西鄙,謂諸侯不能也。遂伐曹,入其郛,討其來朝也。季文子曰:“齊侯其不免乎。己則無禮,而討于有禮者,曰:‘女何故行禮!’禮以順天,天之道也,己則反天,而又以討人,難以免矣。詩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君子之不虐幼賤,畏于天也。在《周頌》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不畏于天,將何能保?以亂取國,奉禮以守,猶懼不終,多行無禮,弗能在矣!”
【公】其言來何?閔之也。此有罪,何閔爾?父母之于子,雖有罪,猶若其不欲服罪然。
郛者何?恢郭也。入郛書乎?曰不書。入郛不書,此何以書?動我也。動我者何?內辭也。其實我動焉爾。
【穀】其曰子叔姬,貴之也。其言來歸,何也?父母之于子,雖有罪,猶欲其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