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發布時間: 2022-07-08
經義:
長期以來,現代人對工業化時代以前人類諸多行為感到疑惑不解,甚至給它們貼上“落後”和“迷信”的標籤。隨著科學進步,我們發現,諸如公共儀式中的舞蹈和決策中的卜筮,實際是早期人類演化出的重要文明成果。
以卜筮為例,在先民狩獵等活動中,最佳的選擇策略往往需要暫時關閉心智識別系統,以免犯守株待兔的錯誤。因為獵物的出現常常是隨機的,如果獵人出於偏見回到以前見過獵物的地點,他很可能空手而歸。
和商周時代的獵人一樣,加拿大拉布拉多的納斯克皮人狩獵前,也用動物肩胛骨進行卜筮,以決定去哪裡尋找獵物。過程也與商人占卜相似:“他們會將肩胛骨在熱煤上加熱,使肩胛骨上出現裂紋或燒成焦點的圖案。這種圖案將被解讀為一種地圖,以保持預先指定的方向。從選取獵捕位置的角度上講,因為裂紋的結果取決於骨頭、燃燒、環境溫度以及加熱過程等無數細節,所以裂紋的模式(可能)基本是隨機的。因此,這些占卜儀式也許提供了一個粗糙而隨機化的措施,幫助獵人避免在決策制定上產生偏見。”(約瑟夫•亨裡奇:《人類成功統治地球的秘密》,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版,第128頁)
更為細緻地研究表明,有利於隨機選擇的某種占卜方法,會在更需要隨機選擇的地區得到充分發展。印尼加里曼丹島的坎圖斯人會用鳥類占卜術選擇農田位置。它有效實現了對農地選擇的隨機化,有助於避免災難性的農耕失敗。但此一技術在當地覓食群體以及依靠灌溉的婆羅洲北部人群中很少見到,因為他們並不需要隨機選擇農地耕種。(約瑟夫•亨裡奇:《人類成功統治地球的秘密》,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版,第129頁)
《洪範》第七疇“稽疑”,對重大疑難進行決策,卜筮在其中佔據重要地位——在理性之外,當理性不能解決疑難時,卜筮是最科學的不受偏見影響的隨機策略。
且三代決策過程,仍是以人為中心的——“謀及乃心”處於決策過程的首位!
前面我們講過,《洪範》第八疇“庶征”與第一疇“五行”,第二疇“五事”高度相關,都是講人與自然的互相影響,“休征”與“咎征”集中論君主行為對天氣影響——這也是人類早期思維的特點,客觀上有利於政治共同體領袖德行的提升。
北宋王安石的《洪範傳》開始解釋“時雨若”的“若”字為如,好像,以為不是如五行家所說的那樣,帝王行為引起天氣變化,而是一種形容,說帝王如此,對天下蒼生就好像某種天氣一樣。這也影響了當代學者。比如顧頡剛、劉起釪在解釋“曰休征: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時就說:“好的行為的徵象:君王表現肅敬,就像雨水恰到好處地降下來;君王的政治休明,就像太陽按時普照大地……”(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1204頁)
這顯然有“以今釋古”之嫌。不能脫離具體時代背景理解經學,否則,我們可能如宋人一樣忽視中國文化和印度(印歐)文化之別,以心性解經,陷入“援佛入經”的錯誤學術路線。
第八疇最後,作者再度強調“皇極”思想,大一統中央集權治道的意義,從君王一直到普通民眾(庶民),上下一統是社會秩序的基礎。足見“皇極”在夏商周三代,乃至整個中華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
經文:
“七、
“汝
“八、
“曰
“曰
“曰:王
“
語譯:
“第七類:對重大疑難進行決策。治國理政中的重大問題,投入大,風險大,針對這些問題如何決策呢?可用卜筮輔助決策。挑選精通卜筮者,用龜甲和筮草占卜。龜卜的兆形有五類,有的像下雨,有的像雨後初晴的雲氣,有的像朦朧的霧氣,有的像不連貫的上升雲氣,有的像陰陽二氣交錯。筮草卦象有內卦和外卦兩種。二者相加共七種。卜筮者根據兆形和卦象進行推理,得出結論。占卜時要有三人獨立進行卜筮,如果兩人預測相同,就採信這兩人的結論。這是占卜的基本法則。
“卜筮預測只是輔助君王決策,不能也不應迷信卜筮。重大決策事關國家整體利益,君王對重大疑難決策時,首先應做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從民眾整體長遠利益出發,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斷。然後再徵求官員和民眾的意見。卜筮的預測在決策中居第三位。針對重大疑難,要制定多種預案。如果君王所選擇的方案,官員和民眾支持,卜筮的預測也支持,這叫大同。大同的決策執行起來難度小,君王不必為此糾結焦慮,這樣的決策琮會促進國家興旺發達,所以大同的決策吉祥;如果君王做出決策,卜筮預測的支持,而官員和民眾反對,這可能因為官員和民眾只考慮部門和當前利益,沒有認識到整體的長遠的利益,君王可以通過思想工作,取得官員和民眾的理解和支持,這樣的決策也吉祥;如果最終選擇的方案,大臣官員支持,卜筮預測支持,而君王和民眾反對,那麼這個決策也吉祥,因為畢竟官員是執行主體,他們會竭盡全力落實方案;如果方案得到民眾和卜筮預測的支持,而君王和官員反對,這個選擇也吉祥,因為方案體現了民眾的利益;如果所選擇的方案得到君王和龜卜的支援,卻為大臣、民眾和筮預測的反對,若是內政問題那麼這個決斷就是吉祥的,因為君王在國內掌握著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會出現動亂。若涉及軍事外交問題,這個方案就不吉利,因為在國外君王很難直接控制軍隊;如果卜筮預測都不支持君王大臣和民眾所選擇的方案,就要等到時機或條件成熟時再有所作為,盲目蠻幹可能無助於解決問題。
“第八類:判斷年成好壞與社會是否和諧幸福的基本標準是自然氣候條件,包括天氣的陰晴、氣溫的高低、風的多少大小。如果風調雨順,天氣的陰晴冷暖與風按時到來,植物生長就茂盛,年成會很好。因為年成好,社會便和諧幸福。如果其中一項過多或過少,不利於植物生長,年成就會不好,民生艱難,容易發生社會問題。
“判斷社會是否和諧幸福的另一重要標準是治理水準,可略分為善政和惡政。古人相信天人感應,作為對君王善政的反應,上天報之以風調雨順,因此善政預示著社會和諧幸福。國家治理恭敬認真,雨水會按時降下;國家治理井井有條,天空便晴朗,日照便充足;國家治理廉潔清明,氣候就會變得溫暖;國家治理深謀遠慮,天氣該寒冷時便寒冷;天子在治理上守經達權,實事求是,萬物需要風時風便產生。
“君王行惡政,上天會報之以災害性天氣。包括下面幾種情形:為政者狂妄傲慢,會出現久雨不晴的天氣;國家治理上差錯頻出,會有久旱不雨的天氣;天子貪圖享樂,天氣會持續炎熱;在治理上出現非理性暴政,天氣會持續低溫寒冷;君王昏庸無能,會有大風揚塵天氣出現。
“治國理政還要注意方法,最高領導者宏觀上要統領全域,如同以年統領四季。高級官員的重點在中觀,如月統領每一天。普通官員重點在微觀,要做好具體政務的落實執行。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上行下達,協調一致,避免治理出現大紕漏,國家治理風清氣正,德才兼備者得到任用提拔,家與國便能太平安寧。如果上中下,宏觀、中觀、微觀關係不協調,出現紕漏,便會出現糧食減產、治理昏暗、家國不安等情況。
“民眾像眾星以日月為核心一樣圍繞在政府周圍,他們需要國家的風雨潤澤。日月按規律運行,形成四季,萬物生長——民眾如眾星拱月一樣擁護國家,國家要急民眾之所急,想民眾之所想,如雨露陽光潤澤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