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元年

發布時間: 2022-06-03

【經】元年春王正月。

【左】元年春,不稱即位,公出故也。公出複入,不書,諱之也。諱國惡,禮也。

【公】公何以不言即位?繼弑君,子不言即位。此非子也,其稱子何?臣子一例也。

【穀】繼弑君不言即位,正也。

【經】齊師、宋師、曹伯次聶北,救邢。

【左】諸侯救邢。邢人潰,出奔師。師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遷之,師無私焉。

【公】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者何?邢已亡矣。亡之?蓋狄滅之。曷為不言狄滅之?為桓公諱也。曷為為桓公諱?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曷為先言次而後言救?君也。君則其稱師何?不與諸侯專封也。曷為不與?實與而文不與。文曷為不與?諸侯之義不得專封也。諸侯之義不得專封,則其曰實與之何?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力能救之,則救之可也。

【穀】救不言次,言次非救也。非救而曰救,何也?遂齊侯之意也。是齊侯與?齊侯也。何用見其是齊侯也?曹無師,曹師者曹伯也。其不言曹伯,何也?以其不言齊侯,不可言曹伯也。其不言齊侯,何也?以其不足乎揚,不言齊侯也。

【經】夏六月,邢遷夷儀。

【左】夏,邢遷夷儀,諸侯城之,救患也。凡侯伯救患分災討罪,禮也。

【公】遷者何?其意也。遷之者何?非其意也。

【穀】遷者,猶得其國家以往者也。其地,邢複見也。

【經】齊師、宋師、曹師城邢。

【公】此一事也,曷為複言齊師、宋師、曹師?不復言師,則無以知其為一事也。

【穀】是向之師也,使之如改事然,美齊侯之功也。

【經】秋七月戊辰,夫人氏薨hōng)于夷,齊人以歸。

【公】夷者何?齊地也。齊地則其言齊人以歸何?夫人薨夷,則齊人以歸。夫人薨夷,則齊人曷為以歸?桓公召而縊殺之。

【穀】夫人薨不地地,故也。不言以喪歸,非以喪歸也。加喪焉,諱以夫人歸也,其以歸薨之也。

【經】楚人伐鄭。

【左】秋,楚人伐鄭,鄭即齊故也。盟於犖luò,謀救鄭也。

【經】八月,公會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人chēng

【公】八月,公會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婁人於朾。

【穀】八月,公會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人檉。

【經】九月,公敗邾師偃。

【左】九月,公敗邾師偃,虛丘之戍將歸者也。

【公】九月,公敗邾婁師纓。

【穀】不日,疑戰也。疑戰而曰敗,勝內也。

【經】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帥師敗莒酈。獲莒

【左】冬,莒人來求賂。公子友敗諸酈,獲莒子之弟拏。非卿也,嘉獲之也。公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

【公】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帥師敗莒師犁,獲莒挐。莒挐者何?莒大夫也。莒無大夫,此何以書?大季子之獲也。何大乎季子之獲?季子治內難以正,禦外難以正。其禦外難以正奈何?公子慶父弑閔公,走而之莒,莒人逐之,將由乎齊,齊人不納,卻反舍於汶水之上,使公子奚斯入請。季子曰:“公子不可以入,入則殺矣。”奚斯不忍反命於慶父,自南涘,北面而哭。慶父聞之曰:“嘻!此奚斯之聲也,諾已。”曰:“吾不得入矣。”於是抗辀zhōu經而死。莒人聞之曰:“吾已得子之賊矣,以求賂乎魯。”魯人不與,為是興師而伐魯,季子待之以偏戰。

【穀】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帥師敗莒師麗,獲莒挐。莒無大夫,其曰莒挐何也?以吾獲之目之也。內不言獲,此其言獲何也?惡公子之紿dài。紿者奈何?公子友謂莒挐曰:“吾二人不相說,士卒何罪?”屏左右而相搏,公子友處下,左右曰“孟勞!”孟勞者,魯之寶刀也。公子友以殺之。然則何以惡乎紿也?曰棄師之道也。

【經】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喪至自齊。

【左】君子以齊人殺哀也為已甚矣,女子,從人者也。

【公】夫人何以不稱氏?貶。曷為貶?與弑公也,然則曷為不於弑焉貶?貶必於重者,莫重乎其以喪至也。

【穀】其不言,以其殺二子,貶之也。或曰為齊桓諱殺同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