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27
經義:
這篇文字裏所表現的幾個人物,各有不同的特性。文中的趙蒼唐,作為使者能夠很好地完成他的使命,在魏文侯那裏應對自如,委婉地表達了擊的心願,這是值得讚揚的。然而魏文侯憑一使者的幾句話,就將原來已立的太子廢掉,另立太子,實際卻是欠考慮的。魏文侯在戰國初期,號為賢君,卻如此輕易廢立,也令人費解。擊在本文中似乎也並不是讚美的對象。所以這篇文章的基本出發點只是對於使者的讚揚,是不能當作史實來看的。
經文:
魏文侯有子曰
其
蒼唐至,曰:“北
於是文侯大悅,曰:“欲知其子視其母,欲知其君視其所使。中山君不賢,
語譯:
魏文侯的大兒子叫擊,次子叫訴,訴年紀小,但是被立為繼承人。魏文侯將擊封在中山,
三年內互相沒有往來。
擊的師傅趙蒼唐說:“父親忘記兒子,但是兒子不可忘記父親,為什麼不派個使者前去問候呢?”擊說:“我也想派人去,但是沒有人可以作為使者。”趙蒼唐說:“請讓我來做使者吧。”擊說:“好。”於是趙蒼唐問魏文侯有什麼啫好。擊回答說:“國君喜歡北方的狗,愛吃野鴨子。”於是趙蒼唐尋求到北方的狗和野鴨子,帶著它們出發了。
趙蒼唐到了魏文侯那裏,說:“北方藩國中山國的國君,有北方的狗和野鴨,讓我來拜獻給您。”魏文侯說:“擊知道我喜歡北方的狗,喜歡吃野鴨子。”就召見使者。魏文侯問:“擊的身體還好吧?”趙蒼唐答應了兩聲,但是沒有回答問題。魏文侯問了好幾次,趙蒼唐都沒有回答。魏文侯問:“為什麼不回答?”趙蒼唐說:“我聽說過提到諸侯的時候不應該稱呼他的名字,您已經賜給他一塊土地,讓他成了小國的諸侯。但是您問話中提到他的名字,所以不敢回答。”魏文侯就問:“中山國的國君身體好嗎?”趙蒼唐說:“我今天來到這裏的時候,他在都城的郊外為我送行。”魏文侯問:“中山國的國君,現在身材又長高了吧?”趙蒼唐說:“您問的是諸侯,只能用諸侯和他相比,但是在他周圍侍奉的都是人臣,沒有辦法和他相比。但是您賜給他的衣服,差不多可以穿得上了。”魏文侯問:“中山國的國君有什麼愛好呢?”趙蒼唐回答說:“喜歡讀《詩》。”魏文侯說:“他喜歡《詩》裏面的哪些篇章呢?”趙蒼唐回答說:“喜歡《黍離》與《晨風》。”魏文侯說:“《黍離》講的是什麼呢?”趙蒼唐回答說:“小米在田地裏長得很茂盛,高粱的苗綠油油的。我慢慢地走著不願離開,心中有無限的愁思。瞭解我的說我心中憂愁,不了解我的說我還在想有什麼要求。蒼茫的上天啊,是誰讓我變成了這個樣子?”魏文侯問:“他是在抱怨嗎?”趙蒼唐回答說:“不敢有什麼抱怨,只是時常思念而已。”魏文侯問:“《晨風》說的是什麼呢?”趙蒼唐回答說:“晨風中鳥飛得很快,北林中的樹木長得很茂盛。我沒有看到君子,心中思念不能忘記。怎麼辦啊怎麼辦,只怕他已經忘記了我!”
於是魏文侯非常高興,說:“想要瞭解她的兒子,只要看看其母是什麼樣子;想要瞭解他的君主,只要看看他的使者是什麼樣子。中山君如果不賢,怎麼能夠得到賢人?”於是廢掉太子訴,把中山國的國君召回來做繼承人。《詩經》上說:“鳳凰飛起的時候,翙翙然撲著翅膀,再停止在那裏。大王身邊有眾多的賢臣,任憑君主的驅使,大家都愛戴天子。”君子評論說:“使者並不只是要他車子都跑得敝壞了,馬都跑得疲乏了,而是也要能夠表達誠實忠信,溝通心意,明白好壞,然後才能讓他去出使。”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