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遜而正直的人最難得(《韓詩外傳·卷八•第五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26

經義:

進諫也要講求方法,才能讓人接受。如《漢書》卷七十一記薛廣德與張猛的進諫:“上酎祭宗廟,出便門,欲禦樓船,廣德當乘輿車,免冠頓首曰:‘宜從橋。’詔曰:‘大夫冠。’

廣德曰:‘陛下不聽臣,臣自刎,以血污車輪,陛下不得入廟矣!’上不說。先驅光祿大夫張猛進曰:‘臣聞主聖臣直。乘船危,就橋安,聖主不乘危。禦史大夫言可聽。’上曰:‘曉人不當如是邪!’乃從橋。”張猛的進諫可以說是“遜而直”,因此容易被接受;薛廣德的進諫卻是“切”,所以就不那麼容易被接受。至於本章中所說的“謗諫”,那當然是更不能讓人接受了。但是應該進諫時卻因為怯懦而不進諫,便是沒有盡自己的職責,屬於尸位素餐。

經文:

而直,上也。切,次之。謗諫為下。懦為死。《詩》曰:“柔亦不茹。”

語譯:

謙遜而正直,這是最上等的;急切,這是次一等的;議論他的過錯、對他進諫,這是下等的。怯懦不敢諫言,這種人不如死掉。《詩經》上說:“柔軟的也不吃下去。”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