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26
經義:
荊蒯芮的行為,大致上可以和卷七第十一章衛懿公的臣子弘演相比擬。說他們是愚忠也可以,認為他們是守節死義的君子也可以,總之他們的死難,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符合道義、值得稱道的。但是本章中荊蒯芮的僕人之死,卻被認為是沒有必要的,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僕夫從死,當然沒有這樣的道義,但從他的行為來說,仍然可以表現出志士之心,未必便是毫無意義。
經文:
齊崔杼弒莊公。
《詩》曰:“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荊先生之謂也。《易》曰:“
語譯:
齊國的崔杼殺了齊莊公。荊蒯芮出使晉國回來,為他駕車的僕從說:“崔杼殺了莊公,
您將要到什麼地方去呢?”荊蒯芮說:“駕車進去,我將以死來回報國君。”他的僕從說:“國君無道,鄰國的諸侯沒有不聽說過的。您為他而死,這不是很為難嗎?”荊蒯芮說:“你說得很好啊。你要是早一點說,我可以向他進諫;我進諫了他不採用,我可以離開他。現在我沒有進諫,也沒有離開他,我聽說過,吃他的食物,就為他的事情而死。我已經吃了昏亂的君主的食物,又從哪里得到一個賢明的君主,為他而死呢?”於是驅車進去,被殺死了。他的僕從說:“他有一個昏亂的君主,還為他而死;我有一個賢明的長官,怎麼可以不為他而死呢?”於是結起馬的韁繩,在車上自殺而死。君子聽說了這件事之後,評論說:“荊蒯芮可以說是持守自己的節操,為道義而死了;僕從沒有必要去死,就和吃東西中毒而死一樣。”
《詩經》上說:“日夜工作不鬆懈,只是為了侍奉一個人。”說的就是荊先生啊。《周易》中說:“不能夠長久地保持他的德行,或許會受到別人的羞辱。”說的就是這位僕夫啊。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