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韓詩外傳·卷七•第十八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22

經義:

自己如何對待別人,別人當然也就會如何對待自己,如果給予別人的很少,對別人所要求的回報卻很高,這是做不到的。本卷第十一章所提到的衛懿公,便是因為好鶴而身死國亡,與本章中宋燕給予士人的糧食、衣服很少,卻用來供養鴨鵝、婦女等有類似之處。所以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與這一章中所說的道理是一致的。

經文:

宋燕相齊,見逐罷歸之舍。召門尉陳饒等二十六人曰:“諸大夫有能與我赴諸侯者乎?”陳饒等皆伏而不對。宋燕曰:“悲乎哉,何士大夫易得而難用也!”饒曰:“君弗能用也則有不平之心。是失之己而責諸人也。”宋燕曰:“夫失諸己而責諸人者何?”陳饒對曰:“三斗之稷,不足於士,而君雁鶩有餘粟,是君之一過也。果園梨栗,後宮婦人以相擲,而士曾不得一嘗,是君之二過也;綾紈綺縠,靡麗於堂,從風而弊,士曾不得以為緣,是君之三過也。且夫財者,君之所輕也;死者,士之所重也。君不能行君之所輕,而欲使士致其所重,猶譬鉛刀畜之干將用之,不亦難乎?”宋燕面有慚色,逡巡避席曰:“是燕之過也。”

《詩》曰:“或以其酒,不以其漿。”

語譯:

宋燕做齊國的卿相,被驅逐罷免而回到家中。就召集了守門人陳饒等二十六人說:“大夫們有沒有能夠和我一起到其他諸侯那裏去的呢?”陳饒等人都伏在地上不回答。宋燕說:“悲哀啊,為什麼士大夫很容易得到卻不能夠為人所用呢?”陳饒說:“這不是因為士大夫容易得到卻不能夠為人所用,而是因為您沒有能夠真正地任用他們。您不能夠真正任用他們,他們就會有憤憤不平的心理,這是過失在於自己卻去責備他人。”宋燕說:“我自己有過失而去責備他人,這表現在什麼地方呢?”陳饒說:“您給他們三斗的穀物,這對於士人來說是不夠吃的,但您的鵝鴨卻有多餘而吃不完的粟米,這是您的第一個過錯;果園裏面生長的梨子、栗子,您後宮裏的婦女拿著互相投擲遊戲,但士人卻不能夠嘗一嘗,這是您的第二個過錯;您的那些綾羅綢緞,華麗地掛在廳堂上,直至它們被風吹壞了,但是士人想用它來做衣服的邊緣都不能夠得到,這是您的第三個過錯。況且財物,是您所輕視的東西;死亡,是士人所重視的東西。您不能夠把您所輕視的東西施予士人,卻要求士人為您獻上他們所重視的東西,就好像把他們當作鉛刀來對待,卻要求他們發揮寶劍一樣的功用,這不是很困難嗎?”宋燕臉上現出了慚愧的顏色,徘徊著避開席位說:“這是我的過錯。”

《詩經》上說:“有人喝著美酒,有的人卻連漿水也喝不到。”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