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因其友見楚襄王(《韓詩外傳·卷七•第十七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22

經義:

本章主旨不太清楚。據文義推測,宋玉的意思,大概是說自己侍奉楚襄王時,受到很多的限制,沒有能夠充分地展現自己的才能。而據所引《詩經》中的詩句,意在說明對於朋友棄置不顧。也許這兩方面的意思都有。向國君推薦人才,當然應該讓國君明白他的才能究竟適合於哪一方面,不能夠不將他的才能說清楚,也不能推薦了之後就完全不問了,所以才引起宋玉的抱怨。

經文:

宋玉因其友見楚襄王,襄王待之無以異。乃其友。友曰:“夫薑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親。子之事王未耳,何怨於我?”宋玉曰:“不然。昔者齊有狡兔,盡一日而走五百里。使之瞻見指注,雖良狗,猶不及眾兔之塵。若攝纓而縱紲之,瞻見指注與?”

《詩》曰:“將安將樂,棄予如遺。” 

語譯:

宋玉通過他的朋友見了楚襄王,襄王對他和別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宋玉就責怪他的朋

友,朋友說:“生薑、肉桂因為有了土地才能生長,但是並不因為有了土地而變得辛辣;女子通過媒人而出嫁,但不能通過媒人使她和丈夫相處得親密。這是因為你侍奉君王沒有侍奉好,怎能抱怨我呢?”宋玉說:“不是這樣的。從前齊國有一只狡猾的兔子,用了一天的時間就跑了五百里路。如果見到這只兔子之後才指示讓狗去追它,即使是很好的獵狗,也會連狡兔奔跑時揚起的灰塵都迫不到。如果拉去狗胸前的大帶子,放開牽狗的繩子,那麼這狡猾的兔子也不能夠逃離。你現在將我託付給楚王,是拉去帶子放開繩子呢,還是看見之後才指示呢?”

《詩經》上說:“等到安定快樂以後,就把我拋棄而遺忘了。”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