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者無不容也(《韓詩外傳·卷七•第十四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21

經義:

寬容是一個國君所必須具備的品格,古代的國君把握生殺予奪的權力,如果事事都不能寬容,必將殺人眾多,而使臣民無所措其手足。本章中楚莊王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楚莊王不失為一個賢君,他的大臣才能盡力效忠於他。本章可以和卷十第十二章秦穆公的事情對照起來讀。

經文:

楚莊王賜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燭滅,有牽王后衣者。後冠纓而絕之,言於王曰:“今燭滅,有牽妾衣者,妾扢其纓而絕之。願趣火視絕纓者。”王曰:“止!”立出令曰:“與寡人飲,不絕纓者,不為樂也。”於是冠纓無完者,不知王后絕冠纓者誰。於是王遂與群臣歡飲,乃罷。後吳興師攻楚,有人常為應行合戰者,陷陣卻敵,遂取大軍之首而獻之。王怪而問之曰:“寡人未嘗有異於子,子何為於寡人厚也?”對曰:“臣先殿上絕纓者也。當時宜以肝膽塗地。負日久矣,未有所。今幸得用於臣之義,尚可為王破吳而強楚。”

《詩》曰:“有漼[cuǐ]者淵,雚葦渒渒。”言大者無不容也。

語譯:

楚莊王賞賜大臣們飲酒,天色晚了,喝酒正喝到盡興的時候,大臣們都喝醉了,這時宮殿上的燭火熄滅了,有人拉了王后的衣服。王后拉斷了他帽子上的帶子,並對楚莊王說:“現在燭火熄滅了,有人拉了我的衣服,我拉斷了他帽子上的帶子,請趕快點火看看是誰的帽帶子斷了。”楚莊王說:“不要這樣。”立刻下令說:“和我喝酒,不把帽帶子弄斷了,不能算是快樂。”於是沒有人帽帶還是完好的,不知道被王后拉斷了帽帶子的是誰。於是楚莊王和大臣們快樂地飲酒而結束了宴會。後來吳國發兵攻打楚國,楚軍中有一個人常常為先鋒和吳軍交戰,多次沖入敵陣中打退敵人,最後割下了對方將軍的首級獻給楚莊王。楚莊王覺得奇怪,問他說:“我對你並沒有特殊的優待,你對我為什麼這麼好呢?”那個人回答說:“我是從前在殿上帽帶子被拉斷的人。當時就應該被殺,現在已經過了很長時間了,沒有機會為您效力,今天有幸被任用,在做臣子的道義上,我還可以替大王擊破吳國,使楚國強大。”

《詩經》上說:“河淵裏的水非常深,蘆葦很茂盛。”說的是心胸寬廣的人沒有什麼不包容的。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