讒言可畏,君子避之(《韓詩外傳·卷七•第五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19
經義:
本章說明讒言的可畏,讒言就好像利嘴的鳥、有毒的魚一樣可畏。它可以使人喪失名譽,甚至於丟掉性命,令人身敗名裂,所以這是人們所小心畏懼的。因為讒言一入,則百口莫辯,不僅受讒者受其害,甚至因此喪失國家。如燕惠王聽信讒言而罷樂毅兵權,趙王遷信讒言而殺李牧,都是此類。
經文:
傳曰:鳥之美羽勾
語譯:
古書上說:鳥有美麗的翅膀而有彎曲的鳥嘴,其他的鳥都畏懼它;魚的嘴巴大而且腹部肥肉下垂,魚都害怕它;人的嘴巴巧於辭辯,人都害怕他。所以君子避開三種鋒端:避開文士的筆端,避開武士的鋒刃之端,避開巧辯之士的舌端。
《詩經》上說:“我的朋友要警惕啊,讒言將會興起。”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