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19
經義:
本章用了兩個寓言來表達文義,第一個寓言是賓客通過一個老婦人為一個被趕出家門的媳婦做中間人,並使得她的婆婆重新將她追回的故事,請匱生為東郭先生、梁石君做中間人;第二個故事是匱生用兩個寡婦來作比擬,使得曹參能夠禮聘這兩位隱士為上客。從故事的角度來看,頗為生動有趣。
經文:
匱生曰:“愚恐不及。然請盡力為東郭先生、梁石君束蘊請火。”於是乃見曹相國曰:“臣之裏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終身不嫁者。
相國曰:“吾亦娶其終身不嫁者耳。”匱生曰:“齊有隱士東郭先生、梁石君,世之賢士也。隱於深山,終不詘身下志以求仕。相國娶婦,欲娶其不嫁者,取臣獨不取其不仕之臣耶?”於是曹相國因匱生
《詩》曰:“
語譯:
齊國有兩個隱士東郭先生和梁石君,在曹參做齊國相國的時候,有一個賓客對匱生說:“東郭先生和梁石君,是當世有賢德的人,隱居在深山中,終究不會委屈自己,降低自己的志氣出來求官做的。我聽說您能夠去謁見曹相國,希望將他們介紹給曹相國。我的鄉里有一位婦人與一位老婦人關係很好,這位婦人被懷疑偷了肉,她的婆婆把她趕了出來,婦人心裏怨恨,就去告訴了這位老婦人。老婦人說:‘你慢慢地走,我會讓你的婆婆把你叫回去。’就紮了一束亂麻,到趕走婦人的家中求火種,說:‘我們家的狗爭搶肉而互相撕咬,狗被咬死了,我到你這裏來求一些火種回去燒狗肉。’婦人的婆婆一聽就直接派人去把被趕走的婦人追回來。所以鄉里的老婦人並不是談說的人,紮起一束亂麻去求火種,也不是讓婦人回家的好辦法。但是事物之間是互相感通的,事情有正好合適的時候,為什麼不先為這兩位隱士去做個介紹呢?”
匱生說:“我很愚笨,可能做不到,但是請讓我盡力為東郭先生和梁石君紮一束亂麻去求火種。”於是就去謁見曹參說:“我的鄉里有丈夫死了三天就出嫁的女子,也有丈夫死了終身不再嫁的女子,如果您為自己娶其中的一個,會娶哪一個呢?”
曹參說:“我會娶其中那個終身不再嫁的。”匱生說:“齊國有隱士東郭先生和梁石君,他們是當世有賢德的人,隱居在深山之中,終究不會委屈自己,降低自己的志氣出來求官做的。您娶婦人要娶那終身不再嫁的,尋求大臣獨獨不求這類不出仕的大臣嗎?”於是曹參通過匱生用五匹帛和安車去迎聘東郭先生和梁石君,用上客的禮儀厚待他們。
《詩經》上說:“已經見到君子了,我的心也就放了下來。”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