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治要選賢任能、依法賞罰(三)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發布時間: 2022-05-17

經義:

商朝以黃老、法家精神治國。獎善懲惡,依法賞罰,在《尚書•盤庚》三篇中多有體現,比如《尚書•盤庚》上盤庚兩次講“予亦不敢動用非德”,我也不敢擅自賞賜;還說,治國一斷於法,不別親疏,有過者受懲罰,有功者受獎賞。“無有遠邇,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

這種治國理念從商立國之初就確立了,除了《史記•殷本紀》中提到的,伊尹建議商湯依法治國,“言素王及九主之事”。西漢劉向編輯的《說苑》中,有商湯與伊尹論為君之道,其中伊尹特別提及不可無法制,不可以主觀意願用人。要做到臣有為,君無為,君主循名責實,依法賞罰、黜陟(罷免和升遷)。湯問伊尹選舉官員的辦法。伊尹回答,以前堯帝看到人就能瞭解他,舜帝任用後方能瞭解,大禹憑作出的功績來選拔官員。三位君主舉用賢才的方法不同卻都能成功,但仍有失誤的時候,何況不依法度而單憑自己主觀意願用人呢?必會有嚴重失誤!所以君王應讓臣下自己貢獻出其才能,這樣就萬無一失了。君王為何要選用德才兼備者?因為君王只有得到賢能的輔佐,才能治理天下。不然即使有堯、舜那樣的英明,沒有得力重臣,教化恩澤就不能施行。所以明主謹慎地選擇官吏,務必求得賢才管理各種機構,使他們爵位尊榮,俸祿優厚。任用德才兼備的人並使他們顯赫榮耀,對行為不端的人要黜退他們,讓他們去勞動。這樣,君主就不會有憂患,臣民中就不會有奸邪,百官能理事,臣下樂於盡職,恩澤遍佈眾生,甚至能達及草木。從前虞舜左有大禹,右有皋陶,不下朝堂天下就得到治理,這是任用賢能的功效啊!

《說苑•君道》記載:“湯問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知之有道乎?’伊尹對曰:‘昔者堯見人而知,舜任人然後知,禹以成功舉之。夫三君之舉賢,皆異道而成功,然尚有失者,況無法度而任己,直意用人,必大失矣。故君使臣自貢其能,則萬一之不失矣。王者何以選賢?夫王者得賢材以自輔,然後治也,雖有堯舜之明,而股肱不備,則主恩不流,化澤不行,故明君在上,慎於擇士,務於求賢,設四佐以自輔,有英俊以治官,尊其爵,重其祿,賢者進以顯榮,罷者退而勞力。是以主無遺憂,下無邪慝(tè,罪惡——筆者注),百官能治,臣下樂職,恩流群生,潤澤草木。昔者虞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效也。”

歷史上舜帝以無為而治聞名。《論語•衛靈公篇》引孔子言:“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大戴禮•主言篇》也說:“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新序•雜事三》云:“故王者勞於求人,佚於得賢。舜舉眾賢在位,垂衣裳恭己無為而天下治。”總之,無為而治不是什麼事也不做,而是要選賢任能、依法賞罰——這才是“大道之行”的治世。

“收孥”,罪犯的妻子、子女依法連坐是三代重要的司法實踐。本節盤庚對那些狂妄違法,欺詐奸邪的人嚴懲不貸,甚至他們的子孫也要連坐,正是商人居亂世,危急時刻用重法的體現。

經文:

嗚呼!今予告汝不永敬大恤無胥絕遠。汝分猷念以相從,各設於乃心。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奸宄,我乃劓殄滅之,無遺,無俾易種于茲新邑

往哉!生生!今予將試以汝遷,永建乃家。

語譯:

商王盤庚說:“啊,我鄭重向你們宣告,遷都決定不會改變,你們要深刻理解我最大的牽掛,我們不能相互疏遠。你們應彼此支持,在內心深處擁護我的遷都決定。如果你們心懷惡念,不走正路,狂妄違法,欺詐奸邪,胡作非為,我會堅決繩之以法,殺掉你們,還要連及你們的子孫,不讓你們的家族在新都生息繁衍。”

“好吧,為了實現未來的美好生活,我們出發吧。我和你們共同遷到新都,在那兒建設我們永久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