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評子路治理蒲地(《韓詩外傳·卷六•第四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11

經義:

本章除了可以看出子路的治理才能之外,還可以有一些其他啟示。國家治理的好壞,除了看老百姓的狀態以外,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直接觀察出來。孔子從蒲地的田野、屋宇、庭院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子路對蒲地治理的好壞。由此可見,一方面,觀察者要善於發現;另一方面,治道的成功與否,也是不可以掩飾的。

經文:

子路治三年,孔子過之,入其境而善之曰:“由恭敬以信矣。”入邑曰:“善哉!由忠信以寬矣。”至庭,曰:“善哉!由明察以斷矣。”子貢執轡而問曰:“夫子未見由而三稱善,可得聞乎?”孔子曰:“入其境,田疇草萊甚辟,此恭敬以信,故民盡力。入其邑,墉屋甚尊,樹木甚茂,此忠信以寬,其民不偷。入其庭甚閑,此明察以斷,故其民不擾也。”《詩》曰:“夙興夜寐,灑掃庭內。”

語譯:

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孔子經過這個地方,進了它的境內就讚美說:“仲由對待老百姓能

夠恭敬而且誠信了。”走到蒲地的城裏,說:“好啊,仲由對待老百姓忠誠有信用而且寬厚了。”走到辦理公事的庭院時說:“好啊,仲由對待事情能夠觀察明白然後再進行決斷了。”子貢拉住馬韁繩,問道:“您還沒有見到仲由卻三次稱讚他好,其中的道理能讓我瞭解嗎?”孔子說:“進入蒲地,看到田地治理得很好,荒地也得到開闢,這是對待老百姓恭敬而誠信,所以老百姓也能夠為他盡力。進入城裏的時候,屋牆很高大,樹木很茂盛,這是因為仲由對老百姓忠誠有信用而且寬厚,所以老百姓做事情不苟且。走到他治所庭院裏的時候,院裏很閒暇,這說明仲由對待事情能夠觀察明白然後再進行決斷,所以老百姓沒有受到驚擾。”《詩經》上說:“早起晚睡,灑水清掃庭院和室內。”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