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可智與愚,可左可右(《韓詩外傳·卷六•第一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11
經義:
比干之死,雖然得到了前人的許多稱讚,但就今天的價值觀看來,實際上談不上有多大價值,至多可以算是一種愚忠;箕子的行為相對於比千來說,顯得更明智一些,《論語》中孔子有一句評價寧武子的話:“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這一章裏所說的箕子佯狂,也許可以算是“不可及”的表現吧。
經文:
比干諫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殺身以彰君之惡,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為之,不
語譯:
比干向商紂王進諫而被殺死了,箕子說:“知道進諫君主不會聽的,但還是去說,
這是愚蠢;聽任自己被君主殺死,而將君主的過錯彰顯出來,這是不忠誠。這兩者都不可以,但是還堅持去做,沒有比這更壞的了。”於是就解散自己的頭髮,假裝發狂離開了。君子聽說了這件事後評論說:“箕子真是勞累啊!竭盡了他的精力和忠愛之心去侍奉商紂王,看到比干的事情之後避開死亡,這是仁愛和聰明的極致。”《詩經》上說:“古代的賢人說過這樣的話,沒有一個聰明的人看起來不像是愚笨。”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