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也者,包天地之大(《韓詩外傳·卷五•第二十九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09
經義:
楚簡《五行》云:“德,天道也”。“德”在儒家觀念裏,涵容一切,而亙古不變,是一種終極的標準,永久的法則。聖人握有此德,可以平治天下,可以為萬世師表,究其實際的形式,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的基本倫理,交接之際的基本禮儀,本書中所說的已經足夠多了。
經文:
德也者,包天地之大,配日月之明,立乎四時之
語譯:
德包舉天地的廣大,配合日月的光明,立於四季的周轉運行中,存在於陰陽的交會之中,寒冷和酷暑不能使它移動,四季不能使它發生變化,藏在月亮裏也不能讓它濕掉,放在太陽下也不會讓它乾枯,鮮明清潔而完備,威嚴堅毅迅速好像神靈一般,精粹至極而神妙,存在於天地之間,這就是德。如果不是聖人,誰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呢。《詩經》上說:“道德就像羽毛那樣輕,但老百姓很少能夠把它舉起來。”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