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可以修身,可以治國(《韓詩外傳·卷五•第二十一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08
經義:
禮可以修身,可以治國,譬如江海,取之者各稱其量。王者平治天下,不能出乎其外;百姓的行止舉動,也可以納入其中,所以禮是上下通行的一種法則。本章中開始的兩個比喻,便是意在說明禮的博大和功用。《韓詩外傳》中強調“禮”的篇幅不止一端,但是歸根到底,仍不外乎是修身、治國。
經文:
水淵深廣,則龍魚生之;山林茂盛,則禽獸歸之;禮義修明,則君子
語譯:
水淵又深又廣闊,龍和魚就會在裏面生長;山上的樹林茂盛,鳥獸就會跑到那裏去;禮儀道義修治得好,君子就會到他那裏去依附。所以用禮儀來修身,那麼人的行為就會修治得很好;如果用禮儀來治理國家,那麼國家的政治就會很清明。能夠用禮來修身,那麼他高貴的名譽自然就會得到傳揚,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發佈命令就得到遵行,禁止做的事情,他人也會停止去做,王者所能夠做的事情也就都具備了。《詩經》上說:“君王的德行高大正直,天下都會順從他。”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