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福都從自己出(《韓詩外傳·卷五•第二十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08

經義:

萬事萬物都要看它的根本,而不能看其表面,如果根本不足,表面上所見到的內容便是不可靠的。如果樹根已壞,那麼其枝葉不久即枯萎。人事也是如此,一些專在口頭上做工夫的人,其內心往往是沒有誠敬的,那麼他的這些口頭工夫不久也會敗露。《老子》中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事情往往是這樣。至於那些表面上已有驕縱之氣的人,其內心的空虛更是不言而喻了。

經文:

傳曰:驕溢之君寡忠,口惠之人鮮信。故盈把之木無合拱之枝,榮澤之水無吞舟之魚。根淺則枝葉短,本絕則枝葉枯。《詩》曰:“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 禍福自己出也。

語譯:

古書上說:驕傲自滿的國君很少有忠誠,只會口頭上給別人恩惠的人很少講信用。所以一把就可以握過來的樹木不會有合抱粗的枝條;小水裏面不會有能吞下舟船那麼大的魚。樹根淺,它的枝葉就很短小,樹根斷了,它的枝葉就會枯萎。《詩經》上說:“枝葉雖然還沒有損害,但是樹根已經敗壞了,枝葉也就不會長久。”說的是禍和福都是自己所造成的。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