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者當目光遠大(《韓詩外傳·卷五•第十三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05
經義:
小國的國君僻處一方,所聞所見比較狹隘,因此專注在自己的享樂上,以至於百姓窮苦,自己也毀名損壽,不得長久。如果這些國君能夠有遠見的話,就會努力治理好自己的國家,使它逐步強大,百姓也能夠安居樂業,那樣的話,就像孟子所說的“湯以七十裏,文王以百里”,最後統一天下都有餘裕,何況一國的繁榮呢?
經文:
登高臨深,遠見之樂,臺
語譯:
登上高處,下臨深淵,觀賞遠方景物的快樂,登上臺榭就不如登上山丘那樣高,能夠看
得遠。在平原遠望,能夠看到廣博事物的快樂,在沼澤邊就不如在大河邊看得廣博。勞苦自己的心思,放縱自己的情欲,窮極自己的嗜好,浪費錢財,損傷自己的性情,毀壞名聲,折損壽命,可悲啊!可傷啊!那些受大國脅迫的小國君主違反這樣的道理,讓老百姓感到愁怨。《詩經》上說:“君主乖戾不正常,讓在下的老百姓都受到病苦。”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