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取法天地自然,是普適的(《韓詩外傳·卷五·第十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05
經義:
中國的禮取法天地自然,順人情而成立,所以是普適的。如果一切都超出人情,那麼大部分人都無所措其手足;如果不對於人情進行節制,則將氾濫無所止,人就與禽獸沒有區別。所以禮能夠採取一種中和的態度,人人能夠安住於禮義精神,天下也就和諧了,所以說:“言中倫,行中理,天下順矣。”
經文:
禮者,
語譯:
禮,是取法天地自然,順應人的感情,對它們進行節制和文飾的。沒有禮,怎能端正身心呢?沒有老師,怎麼能知道所實行的禮對不對呢?禮所規定正確的就認為正確,這就是人情對禮法感到安定了;老師這麼說,自己也就這麼說,這是智慧和老師差不多了。人情在禮法中得到安定,智慧和老師差不多,這就是君子所應該實行的道理。言行都合乎倫理道德的規範,天下也就和順了。《詩經》中說:“不知不覺之中,遵循天帝的法則。”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