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孽,不可活(《韓詩外傳·卷五·第八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5-04
經義:
紂王喪失天下,責任完全在自己,是他自己不顧天下百姓的勞苦,不聽大臣的勸諫,最後眾叛親離,身死國滅。這本來是一個很容易明白的道理。但是身為君王之後,便往往自以為是,拒諫飾非,落得個萬世惡名。因此,《尚書》中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孟子也說:“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從根本上說,人的毀滅,沒有不是自我毀滅的,但是人往往會從外界尋找原因,而不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甚至歸之於天,紂王說:“我豈不有命在天?”項羽臨死之前還說“天亡我”,這些都是推卸責任的表現。
經文:
傳曰:聞其末而達其本者,聖也。
紂之為主,勞民力,冤酷之令加於百姓,
語譯:
古書上說:知到細枝末節就能瞭解它的根本,這是聖人。
商紂做天子的時候,使老百姓很勞苦,嚴厲殘酷的法令加在百姓身上,把慘痛的惡事加在大臣的身上,大臣不信任他,老百姓怨恨他,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願意做周文王的臣民,這是紂自己招來的禍患。他貴為天子,擁有天下所有的財富,等周朝軍隊到來時,左右最親近的人都不聽從他的命令。可悲啊,紂王在這時候想做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都不能夠。《詩經》上說:“商紂王是殷朝的嫡嗣,據有天子之位,但上天卻使他不能擁有天下。”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