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韓詩外傳·卷四•第二十七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4-30
經義:
孟子認為,人是性善的,人的一切道德,如“仁、義、禮、智”四端,都是由於天賦而來,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即是就這一點來說的。所以人的學習也不必向外去馳求,只須自我反省就夠了,將天性中的德性發揮擴充出來而已。所以說:“學問之道無他焉,求其放心而已。”
經文: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弗由,放其心而弗求。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其於心為不若雞犬哉!不知
《詩》曰:“
語譯:
孟子說:“仁是人的心,義是人的路。放棄了那條正路而不走,把他的心放棄了卻不知
道去尋找。一個人,如果有雞和狗丟失了,就知道去把它找回來,有善良之心丟失了,卻不知道去尋找,他對待自己的心還不如對待雞犬啊!真是太不懂得事理了。可悲啊,這種人最後一定會滅亡罷了。所以做學問的道理沒有別的,就是把他丟失的善心尋找回來罷了。”
《詩經》上說:”把它藏在心中,哪一天會忘記呢!”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