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喜怒有節,窮達一如(《韓詩外傳·卷四•第二十三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4-29
經義:
本章通過在同樣情形下的對比來說明“君子”和“小人”的分別。君子尊敬道義,端正守禮,喜怒有節,窮達一如;小人則殘暴僥倖,粗疏無禮,在各種的情形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他們在道德上的巨大分野。孔子在《論語》裏多次說到“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也是將他們放在一起對比,可與本章對照起來閱讀、體會。
經文:
君子
語譯:
君子擴充胸懷就恭敬上天而遵循事理,行事小心就畏懼道義而有節制;聰明的話就明白通達,觸類旁通;愚笨的話就正直誠實,謹守禮法;喜悅時就平和能處理事務,憂愁時就安靜地離開;顯達時安定而寬容,窮困時隱約而詳明道理。小人要擴充心胸就傲慢而殘暴,小心做事時就淫邪而不正;聰明的話就搶奪偷盜而心存僥悻,愚蠢的話就危害他人而作亂;歡喜時就輕佻而快樂,憂愁時就挫折而害怕;顯達的時候就驕傲而偏袒,窮困時就放棄而且心累。他肢體的舉動和禽獸相同;說話時粗暴與沒有教化的蠻夷沒有不同。出去就成為同宗族人的禍患,回來就讓同鄉憂愁。
《詩經》上說:“就像蠻髦那樣粗野沒有禮儀,我因此感到憂愁。”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