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不勝道,妖不勝德——商代人文觀念革命(一)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發布時間: 2022-04-28

經義:

《禮記·表記》中孔子說,商朝人崇信鬼神,國君率領百姓尊奉鬼神,社會生活中重視鬼神然後才重禮,重視懲罰然後才是獎賞,所以殷人政教尊卑有序而血緣宗法不重。“(子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先罰而後賞,尊而不親”。

加上出土的商代大量甲骨文及青銅禮器,於是一些學者斷言:商人迷信鬼神祖先,而周人重視人文道德。

這是對文獻資料和考古資料的誤讀。正是有商一代,先賢明確提出“妖不勝德”,人類從此在根本上由“以神為本”走向“以人為本”,它是一場偉大的人文觀念革命!

事實是,夏商周三代都重視天地鬼神的祭祀,都重視蔔筮,並不敢以私心褻瀆上帝。《禮記·表記》中孔子還說:“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無非蔔筮之用,不敢以其私,褻事上帝。”說殷人“先鬼而後禮”,只是相對於夏周兩朝“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說的,並不是說夏人和周人就不崇信鬼神了。

三代先賢崇敬鬼神,卻不迷信鬼神,這是其高明之處。本節中,盤庚遷都是關係商人生死存亡的理性決策,所以根本沒用蔔筮,也不需要蔔筮,所謂“蔔以決疑,不疑何蔔?”。(《左傳・桓公十一年》)

自人類誕生之初直到三代以前,人類社會本質上都是“以神為本”的社會,是神,而非人才是社會的中心——21世紀的今天,這仍是世界其他文明的普遍特點。正是商代先賢,明確提出“妖不勝德”的觀念,這裏的“德”,指治道,社會治理路線。

據《史記·殷本紀》,商代中興之主太戊時期,首都朝堂上有怪異的桑樹和穀樹長在一起,一晚上就長成雙手合圍那麼粗。太戊很害怕,就詢問宰相伊陟。伊陟說:“我聽說妖魔鬼怪無法戰勝良好的德行,難道是您的政教還有缺點嗎?您努力修正治道德行才是。”太戊聽從了他的建議,那怪樹就枯死消失了。文中說:“帝太戊立伊陟為相。亳有祥桑榖共生於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懼,問伊陟。伊陟曰:‘臣聞妖不勝德,帝之政其有闕(同“缺”,缺點、過失——筆者注)與?帝其修德。’太戊從之,而祥桑枯死而去。”

春秋時,先賢進一步提出“神不勝道,妖不勝德”的概念。《新序·雜事二》記載,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有一次外出打獵。開路的人報告:“前方有一條大蛇,如堤壩一樣高大,橫在路上過不去了。”文公認為這是上天用大蛇來警告自己,就下令掉轉車頭回去。開路的人很奇怪,為何不把那條蛇趕走呢?文公說:“不是這樣的。神靈不會淩駕於有道之君,妖孽不會淩駕於有德之人。殃禍還沒有發生,還是可以化解的。”(晉文公原話:“不然,夫神不勝道,而妖亦不勝德,禍福未發,猶可化也。”)於是他回到都城,齋戒三天,改掉惡習,施行諸多善政,結果負責看守大蛇的官吏夢見上帝殺死了大蛇,醒來一看大蛇已經腐爛發臭了。

故事有些傳奇、甚至有太多神話色彩,但其表現的人道重於天道,人重於神的觀念是明確的。

“神不勝道”“妖不勝德”觀念是人類人文理性覺醒的重要里程碑。在此意義上,商人的貢獻是巨大的——包括《尚書·盤庚》在內的商代歷史告訴我們,有商一代到處閃爍著人文精神的光芒!

經文:

盤庚遷於殷民不適有居率籲眾戚出矢言。曰:“我王來,既爰宅於茲,重我民,無盡劉。不能胥匡以生,蔔稽曰其如臺?先王有服恪謹天命茲猶不常寧;不常厥邑,於今五邦。今不承於古罔知天之斷命矧曰其克從先王之烈!若顛木之有由蘗天其永我命於茲新邑紹複先王之大業厎綏四方。”

語譯:

商王盤庚為躲避洪水災害遷都到殷地,篳路藍縷,勞務繁重,很多人產生負面情緒,抱怨遷都之舉。盤庚於是召集貴戚近臣,一起來做民眾的思想工作,說道:“我們遷徙於此,重建家園,正是為了保護大家免受洪水的傷害,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是,現在有些人不團結協作,共克時艱,迷信占卜是不對的!占卜了又怎樣?歷代先王們敬畏天命,重視占卜,仍無法安居要不斷遷都,至今已有五次。可見,面對重大困難,先王們更依賴自己的戰略戰術,而不是盲目迷信占卜。今天,我們不繼承先王們善於謀劃隨機應變的精神,不安心建設新家園,又怎會知道離舊地遷新都就是天命呢?不遷新都,我們會長期困於水患,何談發揚先王的功業?如同朽木會生新枝,此地亦大有希望,上天將助我們在新都國運綿長,光復先王事業,安定四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