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治在於社會得到治理(《韓詩外傳·卷四•第七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4-25
經義:
據有高位,掌管天下國家,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使用人才。人才能夠使用得好,不僅自己很安逸,天下也可以治理得很好;如果像一個農夫那樣什麼都要親自去管理,天下之大,絕不是一個人可以管理得過來的。所以說:“擅使人之權,而不能制眾於下,則在位者非其人也。”
經文:
傳曰:舜彈五弦之琴,以歌
語譯:
古書上說:舜彈著五弦琴,唱著《南風》的曲子,天下治理得很好。周平公整天酒不離案前,鐘磬等樂器一直懸掛在那裏聽,天下也治理得很好。普通老百姓有百畝之田,一間房屋,卻沒有閒暇在家中安處,沒有時間將他的注意力從勞作中轉移過來。一個人要兼顧聽理天下的事情,日子卻過得很閒暇,這是因為他讓別人去做的結果。行使別人的權力,卻不能夠管理好下位的民眾,那麼他就是一個不稱職的人。《詩經》上說:“南方有箕星,但是不能把它拿來簸揚穀子;箕星北面有南鬥星,但是不能把它拿過來舀酒。”說的是有其職位,卻不能夠做他應該做的事。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